它处于大秦以及楚国和其他郡县之间,而如今天下没有了其他郡县,项羽若是想要进而一统天下的话,就必须是攻打汉国的领土,他无法越过汉而攻打秦国,除非汉愿意与楚国联手,让楚国借道。</p>
但是就算不说刘邦愿不愿意与楚国联手,就只是说刘邦敢借道,项羽敢过么?</p>
项羽敢过,刘邦敢借道么?</p>
倘若真的两个人都信得过对方,当秦国覆灭了之后,对刘邦有什么好处?</p>
难道好处是终于可以被楚国前后夹击,像是夹心饼干一样夹在中间了?</p>
刘邦不可能干这样的蠢事。</p>
武烈五年秋,萧瑟的秋风席卷大地,项羽在国都之中开始忧虑。</p>
范增站在他的面前,终于还是无法真正的抛弃项羽,决定最后再给项羽出一次主意。</p>
只要项羽愿意听从这一次他的建议,那么大汉必定群龙无首从而覆灭。</p>
没错。</p>
就是流传千古的“鸿门宴”。</p>
而项羽几经犹豫之间,终究还是同意了这个显得不那么“光明正大”的阴谋,这对于项羽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如今他的身旁有了娇妻美妾,若是有办法能轻松的解决掉汉国,他自然还是愿意的。</p>
一封信件便这样从会稽郡中送出,带着满满的“诚意”来到了汉国的沛郡之中,落到了汉王刘邦的手里。</p>
沛郡</p>
刘邦焦虑的望着手中信件,脸上带着茫然的神色:“这该如何?”</p>
他来回走动着:“如今我大汉还未曾准备好与这项羽一决高低,且手下并无大将,若是本王不同意项羽的邀请,项羽定然会以此为借口来攻打我,而若是答应了”</p>
刘邦看向还在沉思的萧何,低声道:“若是答应了,这明显是有去无回啊!”</p>
萧何略微犹豫,却是说起来了另外一件事情:“王上。”</p>
他抬起头看向刘邦:“昔日的韩相之子、故秦内吏张良来投,臣听闻他曾与那项羽的伯父有些交情,若是能够说动项伯为王上做保王上定然可以安然回来。“</p>
而陈平则是同样眼眸中放光的说道:“而若是项羽放弃了这个机会,您便是有数年的时间可以休养生息!”</p>
“就算不多,只要一年,大汉便是可以周转过来了。”</p>
“而如今天下来投的人那么多,总能够有能够承担灭楚大任的人。”</p>
“还请王上三思!”</p>
刘邦根本不在乎某些阶段需要他冒险这件事情,一统天下的过程怎么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需要冒险的。</p>
用鲜血累就的才算是真正的“王冠”。</p>
他在意的是那位故韩相之子、故秦内吏,张良!</p>
“子房竟然来投?”</p>
“他竟然愿意认我为王?”</p>
刘邦有些喜不自胜,萧何、陈平、曹参等三人虽然在秦国中的地位较之张良高上一些,但是对于刘邦来说,张良这种三世两相出身的人来投才真真算是不一样了。</p>
这意味着即便是那些豪贵大族们也认为他的胜算比项羽大!</p>
“快快有请!”</p>
武烈六年春</p>
楚霸王项羽于鸿门摆宴,邀请汉王刘邦赴宴。</p>
而汉王刘邦则是自然欣然向往,而天下间则是流传着楚王对汉王的恶意,无数的人都在看着这里,想看一看这位“勇敢”的汉王会是一个如何的下场。</p>
在一些光鲜亮丽的明处,汉王带着些许亲兵以及侍卫樊哙、谋士张良两人前往,萧何、陈平、曹参三人则是留在了沛郡为其安定后方。</p>
汉的军队与楚的军队都陈兵在边界处,一时之间,楚汉对峙的情形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p>
鸿门宴之上的情形与原本历史轨迹中的情形并没有什么两样。</p>
收受了张良或者说汉王大量钱财以及“封侯”许诺的项伯在宴会之上为刘邦做保,甚至亲自出手保护刘邦,在一片刀光剑影中汉王与楚王两人对饮。</p>
宴会之上,楚王敬佩汉王之勇,也敬佩他身旁侍卫樊哙的忠信,所以与汉王做约定。</p>
一年内不动刀兵,一年之后决一死战。</p>
汉王欣然答应。</p>
在楚王与汉王两人对饮立下盟约的同时,大江之畔一艘小船恍然入水,船头站着一个一身蓑衣的老人。</p>
正是范增。</p>
范增幽幽的叹了口气,而后遥遥的望着那远处烟雨朦胧中的楚国,心中无限的悲愤。</p>
“项羽小人耶!吾耻与为伍!”</p>
这话说的不错。</p>
明明有最好的机会可以一举消灭大汉这个威胁,项羽却逞匹夫之勇,觉着自己勇猛无双,甚至给了汉国发展的时间。</p>
若只是这样还不能够算是小人。</p>
可项羽还亲小人、远贤臣。</p>
贤臣何人?</p>
一心为楚国一统天下而谋划的范增。</p>
小人何人?</p>
收受大量财物、已经开始为自己谋退路的项伯。</p>
这两个人只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而已,在楚国之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大量有才华的人没有得到重要,反而是项氏的族人们纷纷被封为重臣——且最后干活的还是那些有才华的人。</p>
上层的贵族们怎么可能亲自做事?</p>
他们只需要让手下的人做事,自己窃取最后的劳动成果就可以了。</p>
“唉——”</p>
范增幽幽的叹了口气,而后将手中酒爵中的酒水全然洒落在这大江之中。</p>
一斛浊酒,以敬上苍。</p>
武烈六年冬。</p>
一年的时间快要过去了,汉国之内人心振奋,而贤臣济济。</p>
大将韩信来投,虽然年纪并不算大,但刘邦却十分重视、信任他,并且任命他为汉国的“太尉”,拜上卿,以掌管汉国之兵权。</p>
眨眼的时间,武烈七年的春天就来到了。</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