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捉襟见肘</p>
锅边糊,是闽南和闽东地区的特色小吃。</p>
有传是当年戚家军抗倭时,沿海百姓感念戚家军恩德,不忍其挨饿,做出来的一种小吃。</p>
其食材多种多样,可用虾仁、蛏、花蛤,乃至于猪下水等等。</p>
一般配着油条食用,属于早点佳品。</p>
朱怡炅此时便在这王宫里,一手舀着汤匙,一手就着油条。别说,味道确实不错。</p>
这早饭,却是吴阿兰做的。</p>
吃了几口,朱怡炅这才看向眼前之人:“你刚刚说,我们的粮食不多了?”</p>
那人抬起头来,却看到今日的朱大王既未着盔甲,也未穿龙袍。只一身轻便劲装,两只胳膊外露,唯在衣领处绣有金丝龙头,以显不同。</p>
虽看起来颇为简单,但或许是先入为主的错觉,这人只觉得眼前的朱大王,威严越发深重了。</p>
只是看了一眼,这人便低下了头,拱手应道:“回禀大王,确实如此。原来应是够的,但之前被杜国公支取了一半。眼下又新增不少军需口粮,余下存粮,恐怕支撑不到七月底了。”</p>
到不了七月底,现在已经六月底了,那就是不到一个月了。</p>
粮食耗的这么快吗?</p>
现在朱怡炅动用的粮食,基本都是府城太仓里的存粮。</p>
其中,还有之前官府从百姓身上搜刮,以及贪墨的民脂民膏。</p>
这些加起来,看似极多,供养原来的大军,倒是勉强足够。</p>
可问题是,先前朱怡炅为免冲突和损耗,将杜君英部驱离府城。作为条件,除却官职封赐以外,还被其带走了府城近半的粮草,以为军资。</p>
如今,又骤然扩军两万,还都是正兵。且,不能说顿顿有肉,但也每日有着油水,饭食更是管饱。</p>
如此巨量消耗下,饶是府库粮食再多,也撑不了多久。</p>
捉襟见肘,也只是时间问题。</p>
至于地方上的赋税,清制,朝廷赋税分两季来收,分别为夏粮和秋粮。</p>
其他时节粮食都没熟,也收不上来。</p>
夏粮,自五月十五起收,至七月底收完,秋粮为十月初一开征,到十二月底收完。</p>
也就是说,去年的秋粮已经收过了,除却府城储备,剩下的都已运抵闽省,由福建方面转运京师。</p>
现在他们吃的,有部分便是去年征的秋粮。</p>
而夏粮,就更不用提了。</p>
刚到收粮的时间,府城就落在朱大王了手里。</p>
这还收个屁?</p>
下面的乡间小吏收没收不清楚,就算收了,那也肯定不在他朱大王手上。</p>
嘶……这扩军扩的,竟忽略了粮食这般严重的问题。</p>
可不扩军又是不可能的。</p>
朱怡炅问:“你既来禀报此事,是否已有方略?”</p>
那人听罢,脸色一振:“回大王的话,卑职以为,眼下咱们既然粮食不够,那何不直接提兵去抢……”</p>
啪……</p>
话没说完,朱怡炅直接一巴掌打断了他。</p>
行吧,果然就不该指望这些个武夫们。</p>
都不用说完,朱怡炅就知道这家伙在憋着什么坏屁。</p>
无非就是抢粮呗?</p>
这在古代军队里,都算是基操了。</p>
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说的就是这帮人。</p>
抢粮,亏这家伙能想的出来。</p>
这不等于是在砸他朱大王的饭碗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