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清军尝试过进行阻拦,但只要清军一来,那些民夫立马就跑回城里,而且城墙的火炮也不是吃干饭的。</p>
<div class="contentadv"> 你来我往几次下来,清军虽没讨着便宜,但好歹是让明军挖掘壕沟的速度慢了一些。</p>
有数缕炊烟从清军营盘飘出,这是清军在埋锅造饭。</p>
第一天的九江攻防战就这么结束了。</p>
翌日。</p>
“咚咚咚!”</p>
伴随隆隆战鼓声。</p>
戴坤开口下令:“传我命令,全军攻城!”</p>
淮军重振旗鼓,再度朝九江西城门发动进攻。</p>
胜败乃兵家常事,尤其攻取九江这种大城,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拿下的。</p>
真一天破城,基本不是投降就是兵力远胜于守城部队,亦或是明军这种棺材炸城式的开挂打法。</p>
清军虽发觉了糖药弹的秘密,但清军这种实则还只是最为粗浅的</p>
火药加白糖颗粒混合,还是那种官仓里纯度很高的白糖。</p>
真正的糖药,是糖浆加火硝,二者光是颜色就不同,但威力也比原始的黑火药有了质的飞跃。</p>
明军棺材炸城用的次数并不多,尤其后面军器局专门特制了密封性的军用破城炮,原来的棺材早就淘汰了。</p>
所以清军虽听说过,但始终没人联想到可以把大量糖药装在棺材里,密封好再埋入城墙下进行爆破攻城。</p>
而第一个发现者,还是缺乏攻城手段的太平天国。</p>
而且,就算发觉了也没用,何正挖掘的壕沟可不仅仅是用来加固城防,阻拦攻城的清军,同样也是为了防止清军玩一手穴地攻城。</p>
穴地攻城与棺材炸城,操作起来其实都差不多。</p>
淮军一如第一天一样,步炮协同,士气高涨。</p>
迎恩门,何正这个守城主将依旧亲自坐镇,指挥守城。</p>
“听我号令,都不要乱!”</p>
“炮营立刻对城外的清军开炮!”</p>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城墙上的明军不再紧张胆怯。</p>
清军一来,他们就打炮。</p>
这次,明军还挖了壕沟,虽然没挖完,但还是稍稍阻拦了下淮军的攻城速度。</p>
战场之上,争分夺秒。</p>
“轰轰轰!”</p>
城头明军炮火轰鸣。</p>
“轰轰轰!“</p>
城外淮军的炮队也不遑多让。</p>
这一次,两边火炮都打的更准了。</p>
大战打的异常惨烈,就连炮兵都出现了伤亡。</p>
比第一天时间久,但也不过两个时辰。</p>
淮军溃败!</p>
另外三门同样如此,毕竟是佯攻部队。只象征性攻两下,城头炮火一响,便撒丫子就跑。</p>
第二天战斗草草结束。</p>
然后是第三天,第四天……</p>
明军守的越发得心应手,戴坤攻城不说愈发吃力,却也损失颇大。</p>
连续四次猛攻,全被打退。</p>
淮军损兵数百,甚至第三日还有一个千总被明军火炮击中,险些当场战死,但也身受重伤,难以再战。</p>
而且,不仅是西城门这边攻不进去,吴国印的水师同样也灰溜溜的回来了。</p>
明军居然在小池镇同样部署了重兵,吴国印的水师只要登陆就被小池镇的明军大炮火铳伺候。</p>
吴国印用大炮,明军就龟缩小池镇不出。</p>
连续僵持攻打了三天,吴国印毫无办法,还损兵折将。</p>
甚至有条战船离得太近,还被明军的炮弹给不慎击断桅杆,成了俘虏。</p>
水陆都不顺。</p>
夜班,好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