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通通流放</p>
落榜士子围聚正阳门叩阙虽是突发事件,但引出的贡院贪污案却是三法司核查,铁证如山。</p>
无非是贪墨数额还不清楚,但顺藤摸瓜下,一应从犯已经全都落网。</p>
真真是触目惊心,江西案后这才过了几年啊!</p>
官僚系统的腐化速度实在太快了,中枢京师都能腐化成这样。</p>
不仅天子脚下,就连全国科考的贡院都敢伸手了,这要是到了地方上那还得了?</p>
这些叩阙士子也不全无作用,至少提醒了朱怡炅,这刀子收的太久了,是时候得见见血了。</p>
邬思道开口说道:“陛下,此案必须严查,这些叩阙士子早不来叩阙,晚不来叩阙,偏偏传胪唱名日当天,前来围堵正阳门。而且时机正好,将正阳门堵得严严实实,让新科进士难以出行,更是引得无数百姓围观。若不给个交代,不仅新科进士会心生怨气,朝廷威严也将荡然无存!”</p>
作为从没考中过进士的邬思道,对于科举本身就有着天然的敬畏。</p>
不管这些叩阙士子有无隐情在身,他们破坏了传胪唱名的盛会,又公然围堵正阳门叩阙堵门,这既让朝廷威严扫地,也让新科进士面上无光。</p>
于公于私,邬思道都不想放过这些叩阙士子。</p>
朱承训跟着拱手说道:“陛下,这些叩阙士子的确要严惩,但如此多的落榜士子聚集正阳门,还刚好赶在传胪大典当日,新科进士出门游街之时,其幕后必定另有隐情,不可轻慢对待。”</p>
首辅王礼这时也开口表态道:“启禀陛下,叩阙士子必须严惩,这些落榜士子简直胆大包天,竟敢围堵皇城正门。此视天家威严何在?若不严惩,则陛下、朝廷颜面扫地乎!”</p>
大明新朝的内阁,目前只有阁臣六人,首辅加上两位阁臣表态,这事基本就算是板上钉钉了。</p>
其余三位阁臣对此,也并无太大反应,更没有人面露不忍。</p>
内阁态度之所以如此统一,并非是在揣摩圣意,刻意迎合皇帝,而是单纯的既得利益考虑。</p>
现下六位阁臣,除了首辅、次辅是正常科举考上来的,剩下四人没一个是金榜题名、进士出身。</p>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在于他们现在是阁臣,身处大明内阁,已经站在了位属朝廷的阶级利益上。</p>
正如他们刚刚说过的,这些叩阙士子破坏的可是朝廷的威严,新科进士的颜面都是顺带的。</p>
无论如何,作为阁臣以及朝官大员,他们都不可能容忍得了这些叩阙士子。</p>
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一次性串联这么多叩阙士子,让他们集体在传胪大典当日,跑来围堵正阳门叩阙,还引得大批百姓围观。</p>
这要说背后没人指使,谁信啊?</p>
朱承训话里暗示的隐情,也是在指这个。</p>
这些落榜士子和他们幕后串联之人,也是读书读傻了的,真以为靠这种法子能逼皇帝退让?</p>
就算皇帝肯退让,内阁也得竭力阻止。</p>
朱怡炅收敛了表情:“朝廷限制会试参考年龄的命令,早在三年前便已下发,若有意见,三年前便应提出,何至于现在?他们既然想考,想要逼宫于朕,无非是看朕太好说话了,那朕满足他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