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吴听寒都这么说了,我就只好按照她的意思去思考。
在我看来,阴匠和阳匠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匠人而已,而且施展的都是匠术,只不过一个施展匠术是为了救人,一个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
吴听寒点头,讲,你说的虽然不是很全,但大概意思对了。我们阳匠和阴匠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乎一个心字。
心?什么意思?
她讲,你有没有听过一个成语,叫做心猿意马?
我讲,这个自然知道,意思是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难以控制。这个词最开始的出处,是汉代道典《参同契》。
说完后面那句,不只是吴听寒,就连我自己都惊住了。这句话是脱口而出的,完全没经过大脑的思考,好像一说起这个词,这句话就直接蹦了出来,是那样的自然顺畅。
吴听寒愣了愣,然后一脸震惊地看了一眼张哈子。
我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然后发现张哈子点了点头,随即指着我,对吴听寒讲,你现在晓得这个哈挫挫滴智商都用到哪个地方去老吧?尽记些没得用滴,哈啷个可能学其它东西?
我知道张哈子这是在顾左右而言他,他肯定是知道什么内情,但此时此刻不便细说罢了。还有吴听寒,应该也是发现了什么,但没有直接问出口而已,所以就被张哈子的一个马虎眼给揭了过去。
不过吴听寒很快就压下了心里的震惊,然后对我讲,你说的这个解释,是心猿意马整个词的解释,但这个词其实是由两个词组成,一个是心猿,一个是意马。
她顿了顿,问我,你知道心猿一词出自哪里么?
我只是略加思索,就开口讲,在我的印象里,心猿一词好像是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有过一段对心猿的解释,说的是:‘心如猿猴,游五欲树不暂住故’。
我说完这话,就看见吴听寒的眼神里再次出现震惊神色,但很快就被她给压了下去。
她只是点了点头,然后问我,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么?
我讲,说的是我们的心像一只猴子,四处蹦跶,躁动不安,放纵随性,一刻也停不下来。
吴听寒点点头,讲:“普通的心猿都如此躁动不安,那作为一个拥有一身匠术的匠人,其心猿有多强大可想而知。
所以身为一个匠人,终其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控制住自己的心猿,不能让它有非分之想,所以猢狲一定要悟一个‘空’字。但为了保险,匠人们会在自己头上戴上一个箍,时时刻刻苦提醒自己不能犯错。
意马的意思差不多,指的是我们的意识,不能任由它胡思乱想,否则就会陷入万丈深渊,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能信马由缰,遇到危险时,还得及时悬崖勒马。
因此生而为人,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自身的意识如雪一样纯白无瑕。而且意识看上去渺小不可见,但也得强大如龙似虎,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会轻言放弃。
但身为匠人,意识都过于强大,所以时时刻刻需要有人来牵着这意识的鼻子,不可任由它信马由缰。
这还没完,因为就算心猿意马控制住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惰性,就好像是猪一样,好吃懒做,在诱惑面前一点也经受不住考验。
特别是身为匠人,匠术千千万,一些匠术更是不用怎么练习就能拿来用,而且威力强大,但这类匠术多是损人利己之术,所以在欲望懒惰之猪的支配下,我们匠人终其一生,都得明白什么匠术能用,什么匠术不能用,因此需要悟一个‘能’字。
有欲望懒惰之情,自然就有理智,这是我们的思维。它们像沙子一样,细小入微,却又无处不在。所以虽然平时看不见这东西,存在感极弱,但只要心猿和意马开始躁动不安,或者欲望之猪开始冒头的时候,她们就会准时上线,劝阻它们冷静安分下来。
正是因为理智必须心无旁骛地时时刻刻关照心猿意马它们,所以不能被凡俗事物纷扰,就好像是沙漠一样,必须纤尘不染,因而需要悟一个‘净’字。这些,就是匠人需要一生修持的东西。但凡做不到的,就会成为自私自利的阴匠,而做到的,就是阳匠。”
听完吴听寒的话,我整个人都怔住了,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崩碎了,你确定这真的是匠人需要修持的东西,而不是在解说《西游记》?
吴听寒没好气地看了我一眼,讲,《西游记》本身就是匠术集大成者,以佛道两教为基础,写出来的匠术修持经典,只是你们读书都读傻了,不知道其中奥妙罢了。
我不知道我震惊了多久,只知道我下巴都快惊掉一地,久久不能合拢。
良久之后,我才回过神来,问吴听寒,你说这么多,跟我们现在的遭遇有什么关系?
她讲,《西游记》里提到过一种东西,应该就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