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小凤仙这么一说,我不由的一愣,而后苦笑着问她道:“难不成你的意思,该叫蕙英用刀割掉我几片肉才行吗?”我系好了衣领的扣子,洗漱一番之后用手摸了摸正在那里收拾床铺的小凤仙的头。
道:“你啊,我是真的怕了你了,凤仙,如果你是男儿身的话,恐怕你将会是我最大的对手,而且我也相信如果是在战场上你我两军对战的话,我未必会是你的对手啊,单单你这一句话,可是把你的刁毒都显露出来哦。”
小凤仙则是摇了摇头,坐到了床铺上而后看着我笑道:“如果将军您是女人的话,我想此时应该是由我站在那,而您却是要在这里整理床铺了,而且啊,要是将军您真的是一名女子的话,恐怕未必会有什么男人喜欢你呦。”
小凤仙一脸俏皮的看着我,让我不禁莞尔,见她这么一说,我也颇为无奈,只好附和着问道:“那你就说说,为什么如果我是女儿身的话,就要没有什么男人喜欢那?莫不是因为我这容貌?过于消瘦了些?”
小凤仙摇摇头,对我解释起来,道:“非也,非也,实在不是因为将军您身形消瘦,您消瘦还不是因为那个毛病弄的吗,有时候吃饭的时候都难以下咽,哎。”说到这小凤仙不由表现出一阵无奈。
而后她面带几分心疼之色的站起身子走到我的面前,一把摸在我的脖子上,而后贴着我的耳根开口道:“实在是将军您不懂风月,不知人心思,更不懂得什么叫做、爱。”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对小凤仙一面发问,一面将她抱起,故作粗莽的掷到了床铺上,而后一把撑在她的脸旁,眯着眼睛对她道:“难道我不喜欢你吗?我对蕙英还不够好,对你还不够好吗?”
可能是因为我们两个此时的距离太过接近的关系吧,我能感受到凤仙的呼吸,同时我从她的样子里得知她也一定能够感觉的到我的力量,不过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其实偶尔这般一次,是有助于情感上的培养的。
小凤仙瞪着眼睛看着我,睫毛忽闪忽闪的,盯着我好一会,才猛然的一把把我推开了,而后反手一把抓住了我的胳膊,将我拉倒在她的身旁,嬉笑着,却又不失认真的对我道:“将军,您懂得爱,却不懂男女之间相互的爱。女人嘛,总是要给自己的男人如沐春风的感觉的,无论你多么劳累,可是一旦你的男人回到家里时,你都一定要给他他想要的感觉,那是轻松,只有一个称职的女人才能给予自己男人的轻松。我这么说,您能明白吗?我的男人。”
就这样,一个上午的时间,我就这么抱着凤仙,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可又想过了万千的思绪,时至午时,一餐之后,我决定要带凤仙出去走一走,便叫了一辆车,而后便开始了我们一天的行程。
虽然说是到处走一走,但是大部分的时间还都是坐在车里的,无非就是遇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摊位啊, 亦或是什么首饰、胭脂一类的店铺啊,才下车去看一看,总而言之,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车里坐着而已。
一圈逛下来,虽然我们并不累,可是却也感到了一些疲意,而这时,正好车子来到了天桥附近,小凤仙见了,便提议说去天桥看看那些撂地的艺人,找一找乐子,我想来也好,看一看这些撂地的艺人,其实也是一种对国家的了解。
毕竟他们生活在最底层,过着苦难的且艰难的日子,他们说的做的,他们的习惯他们见过的,经历过的,都会不知不觉的融入到他们的表演中,所以这也是天桥艺人们,能够常年坚持在这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所表演的东西,是最贴近生活最为质朴的东西。
是那些百姓们乐意为此而消费的东西,当然了,这也是我们这些人平时所看不见或者说是不屑于一看的东西,可是往往正是这些东西就能够给人以启迪,让你在困境中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这绝不是我无的放矢,虽然必须要承认有时候这些艺人们所表演的东西里面不乏一些俗、魅、糜、绯的东西,但是虽然这些东西无法登堂入室,可是想来有何不是生活中最为真实的那?
回避真实等于是不接受这个社会,不接受社会的人,又怎么能够很好的生存下去那?
我叫司机将车停在了一个茶馆的前面,叫他在茶馆里面喝喝茶等我,而我则是拉着凤仙的手,走进了这一片充满着民俗、社会气息的,嬉笑怒骂皆存的地方。
而另一边,大总统府内,一名穿着比较怪异,还梳着大辫子的人,刚刚从袁世凯的办公室离开,袁世凯看着那个背影消失后,不由的骂了一声,一把将手中的杯子摔在了地上。原来刚刚那个大辫子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从紫禁城里出来传话的太监。
袁世凯摔碎杯子的声音颇大,不由惊动了门外的其他人可是因为身份他们没有人胆敢进去问上一句,可是,偏偏赶巧的是,才刚刚走进总统府的冯国璋恰巧听到了这杯子碎裂的声音。不由得径直的走进了袁世凯的办公室。
虽然莫理循此人不过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远远达不到影响国际性导向的程度,可是其在泰晤士报上的作为,确实的在实际意义上促使了日俄战争的激化与发起,所以国际舆论上也有人称日俄战争为“莫理循的战争”。
由此可见,此人的本事与能耐,而且他一九一二年自出任总统政、治顾问一来,对中国的国内建设、经济发展、军事导向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而且其对于袁世凯本人,是存在个人崇拜的。
他曾言,袁世凯本人才是整个国家的希望与未来,而且说到底他忠于的并非是北洋政府而是袁世凯本人罢了,虽然名义上他是政府的雇员,可是内阁大、臣、将领们都知道,这个莫理循实际意义上只不过是出于对袁世凯的崇拜才会如此卖力的罢了。
比如当年的“宋教仁案”,当时的社会舆论、国际舆论将矛头全部指向了袁世凯,铺天盖地的指责声可谓是响动震天,就连袁世凯的心腹亲信在那个时候也是对袁世凯的态度多有改变,更有甚者,乃至于与那些指着袁世凯的人一般。
对其进行抨击,唯有莫理循,他是稍有的持“缄默不语”为行事方法的人,后来从他口中得知,其实当时他并不是因为不想要抨击袁世凯而选择不语的,反之是因为其当时无法寻找到有力袁世凯的证据。
无法为其开脱解困,所以才会如此行事的,而且说起来,莫理循当时其实也是对袁世凯持有怀疑态度的,因为从政、治集权上来看,袁世凯命人刺杀宋教仁是合情合理的,当然了,这也同样的不代表他相信此事的始作俑者乃是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