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孟悠悠一听就乐了,她等了这么久,终于等来了这个消息,不枉费她在开学的时候就给胡严忠写的信。
只是她在信里写的是问他能不能帮忙在教育局牵个线,毕竟她虽然想办辅导班,那也不能直接跑去找人家办手续,因为这先例可不是那么好开的。
去教育局做讲座,孟悠悠自然没有问题,她在英语这方面本身就占了许多优势,再加上这一两年的时间她都在反复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不说一定是最优秀的,但至少不会差。
“那我待会上完课去找辅导员,问问看到底是啥情况,”孟悠悠回答道。
说完又看着她道,“陶玉,我记得你说过你有个妹妹也打算要参加高考对吧?”
“对啊。”
“那那些资料还有试卷,回头我送她一份,你把地址给我,我直接给她寄过去,”孟悠悠想到什么,说道。
陶玉心里一喜,但很快意识到有些不妥,无功不受禄,哪怕孟悠悠是出于好心,但是她却不能贪这个便宜,想清楚了就拒绝了。
“不用了,悠悠,你能这么说我就已经很开心了,”陶玉说这话是发自内心的,语气真诚,“我把我的笔记啥的都留给了她,只要有心复习,肯定是能考上的。”
当初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之后,她不仅白天一边干活一边复习,晚上也是看书到大半夜,经常每天就睡三四个小时,为的就是尽可能的利用时间,不错过一分一秒。
陶玉很清楚他们家的条件,只有考上大学才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也就错过了,毕竟家里人不可能让她去第二次参加高考的。
而她妹妹之所以也能想着去参加高考,那是因为她这次考上的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拿到的奖金和补助不仅可以供自己生活,还能寄一部分回家补贴生活,有这个好处在,家里自然赞成。
“陶玉,你们家养猪吗?”
陶玉本来沉浸在回忆中,忽然听到这个问题,愣了愣,随后便叹了口气,“不养,我们家太穷了,没有钱买小猪崽。”
他们村里人都穷,饭都吃不饱,人每天都是饿着的,哪里还会想着去养猪呢?
“我给你算一笔账,”孟悠悠起身,从桌子上拿了纸和笔,把以前和吴青松说的话又给说了一遍,最后道,“我家也是农村的,我们那边很多人家都通过用饲料养猪改变了家庭贫困的状态,起码能吃得饱饭,供得上娃娃们读书。”
这话是真的,虽然孟家湾在中国农村中不算穷的,但也仅限于不至于挨饿受冻,在孟悠悠他们考上大学之前,村里人对孩子们的教育也不大重视。
在这个谁穷谁光荣的年代,压根没有人想着要脱贫致富,哪怕是攒了钱,也是偷偷的用,可是精神上“富裕”了,肚子里却是空空的,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国家发展经济,百姓发家致富,那是必然的结果。
陶玉听了心跳的厉害,如果按照这样的算法,不用两年时间,他们家不仅可以把债还完,而且还能有富余,那么她的弟弟妹妹们自然可以好好的读书。
“可是,还是不行,”陶玉又叹了口气,“不要说买饲料了,我们连买猪崽的钱都没有。”
摊上这样的家庭,她从来没有得选择,可是想到那一大家子人,至今日子都过得苦哈哈,以后也看不到出路,陶玉便难过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