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位需要什么资料,请告诉我们的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尽快将诸位所需的资料找来。谢谢大家!”
中年男子简短致辞之后,这些被召集而来的顶尖的华夏学者们,便按照各自的所长,分成了几个团队。开始了翻译工作。
在这个世界上,文化传承数千年不绝,数千年之后的人,仍旧可以轻易辨识数千年前文字,诵读数千年前的文章典籍的文明,只有华夏一个。时至如今,只要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就算是没有专业系统的学习过华夏古代的文化,看到一些繁体字的时候,就算是不认识,也大多能够猜出其读音和意思。
而在诵读诸如《论语》、《春秋》、《战国策》之类的典籍时,有一些段落,即便不能考究的明白每一个字词的准确含义,也能大略的明白其中所说的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等圣人之言,即便没有如今的白话翻译。其中的韵味和意思,其中的大道煌煌,也可以直指人心!
但是,英吉利人的语言却不同。英吉利人的语言,在历史上,分为明显的三个断档。第一个断档,是盎格鲁萨克逊时期,也就是古英语时期。这个时候的古英语,有着浓厚的日耳曼语族的特点。其时间段,大概是从公元四百五十年,到公元一千一百年。
而在公元四百五十年之前,英吉利并没有统一的语言,而是有四种主要的完全不一样的方言……
随后,就是从公元一千一百年到公元一千七百年。也就是一七零零年。这段时间,是中古英语时期。其间,英语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英吉利的后人在看当年自己祖先留下的典籍时,会觉得根本就是在看另外一种语言。
如果不是经过系统的、长时间的学习,根本就看不明白!表音文字记录的符号,意思连猜都猜不出来!
而现代英语,是在一七零零年之后大体形成的。这本羊皮纸笔记上所书写的文字,与现代英语的语法相似,词汇也有不少重合之处。但仍旧带有一些中古英语的特点。时不时的还夹杂着几个西班牙词汇。
至于那墙壁上刻写的文字,则连古英语都不是。经过一些专家学者的断定,应该是属于一种相对古老的北欧文字。
这些文字翻译起来,并不容易。也就是华夏才能迅找来这么多相关的专家和学者。进行相关的翻译工作。
有了整个华夏上层的支撑,这翻译工作自然进行的顺利且快。不过三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七八十页笔记和那石壁上的文字,就被翻译了出来。几个团队之间,将彼此的翻译内容,进行了印证讨论,和最终的调整之后。一段关于加勒比海盗的已经尘封的隐秘往事,就此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