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掀盖子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双手离着胸前远远的,一旦不妙,立刻扔了匣子就跑。
不过,盖子虽然打开了,却没什么妖魔鬼怪跳出来。
我探头往匣子里瞧了一眼。
不仅没有妖魔鬼怪,也没有什么金银佛宝,只有厚厚一叠本子。
都是那种做工很低劣的粗糙本子,反正我是从来没见过做工这么次的本子。
都是正常笔记本大纸页已经泛黄,最上面的封面中央歪歪扭扭地写着“战斗日记”四个字大字,左下角则是一个签名“郁慎思”,签名下而则有一个日期“1944年”。
郁慎思是晦清出家前的俗家姓名,这位声名远播的高僧曾是明城地区抗日游击队的队长。
这是晦清出家前的战斗日记。
从他的身份地位来说,这东西已经能算得上是文物了,至少可以做为当年明城地区抗日历史记录的重要文献。
看那些本子已经泛黄发脆了,我没敢乱动,生怕一动再碎了,先把匣子捧到晦明等人身前,给他们看。
晦明看到那本子上的签名,神情那是相当地激动,“这是晦清师兄当年的亲笔字迹!晦清师兄以前没什么文化,还是参加抗日游击队后才在政委的帮助下扫了盲,所以当年写的字都比较粗疏。出家之后,修身养性,磨练多年,才练出一笔好字。我见过他保留的一些出家前的旧书信,早期的字迹与这一模一样。”
吕志伟和胡方权明显对这个日记不感兴趣,见没什么特别的情况发生,失望之余,却都松了口气。
冯甜却问:“晦清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日记本藏到这画后面的墙洞里?”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哪怕晦明也不敢说能猜中晦清的心思。
我与晦清的身后事接触的得越多,就越觉得这个老和尚身上的秘密越多,原本还是个清晰的高僧形象,但现在已经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让人根本看不清他倒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晦明没法回答冯甜地问题,想了想说:“晦我这两天晚上一直在整理晦清师兄留下的遗物,主要都是书信和日记,晦清师兄有写日记的习惯,从打他会写字开始,没有一日断过,既然这是海清师兄的日记,那还是与其他日记放在一起吧,鲁书记之前在寺里的时候曾提过想借晦清师兄坐化这个机会建一个明城地区的抗日纪念馆,师兄这些日记书信都是重要的历史见证,到时可以做为文物存放到纪念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