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争斗的中心,是在渤海。
曹操北上,是为了渤海。
安排周瑜背刺,是要趁曹操吞渤海搞痛他屁股,甚至让他因为吃下渤海,割下更大的一块肉。
而自己也得正面出击,去渤海搞曹操。
所以,紧接着周野下达了命令:向渤海进军!
要从周野目前所在进攻渤海,南侧位置还有个安平国,挡在正前方还有个河间。
渤海郡右边是渤海,北边为数道河流汇聚之处,非结冰期就是天然屏障,兵马要跨过去难度很大。
大军要杀入渤海,只有走西面和南面最为顺利。
渤海以南是青州的平原,张松镇守,也是曹操目前进攻的方向。
渤海以西则是河间,河间是个大郡,蒋义渠带领诸将镇守,带领袁绍主力挡在周野前方。
其实挡道的不只是河间,连带着清河和安平两郡之地,三郡形成一个面向周野的盾牌。
相对而言,防守曹操方面,则要薄弱了许多。
“蒋义渠坐镇河间,正在依三条大河构建防线。”
“派遣陶升、冯礼、孟岱、严敬、何茂、王摩、郭祖、公孙犊等人分守饶阳、高平、武恒、中水、武遂县一带。”
这消息,荀谌早已派人摸透了。
“这家伙可以啊。”周野听得一阵意外,道:“都到这一步了,还搞得有声有色。
依河流构建防线,他是做出了防守做乌龟的准备,但这时候却分将而出,倒是颇有些意思。”
“这些将领能力一般,比之名将甚远,蒋义渠知道他们难以独当一面,故有此计。”
荀谌分析起来:“他只要依靠防线之利,暂时对我们进行了抵挡和牵制,这些将领便可以在后方发动袭扰,将时间拖长。”
算不上奇谋,但战术目的却非常清晰。
“如果我们越过这些分兵,到时候就要面对无穷尽的袭扰。”
“如果我们驱兵拔除这些分兵,蒋义渠也可以趁着这功夫加紧防线构造,达到长守的目的。”
地盘够大,人手也还能用,苟王再次展开了手脚。
蒋义渠善于收拢人马,袁绍官渡之战失败后人马都走散了,蒋义渠愣是帮他把队伍拉了回来。
在袁绍留不住大将的情况下,他还能保留一些中层将领。
“从中间直接打过去,以力破巧,我看他如何应对!”
同时,周野也非常好奇,这个在史书上相当神秘的人,到底长了个什么瘠薄样。
中山兵马点起,开始踏上东平袁绍之路。
徐州。
拖延多日的周瑜鲁肃,终于等到了周野的回信。
首先周野给了他们官面上的身份,有了一个合理的身份掌握手中人马。
其次,周野也在两条路中指出了最恰当的那条:击曹!
任命书到的时候,恰好张昭也在周瑜这。
他跑到这来的目的是啥?
向周瑜施压,迫使他退兵,执行孙权的命令!
“早在文台将军在时,公瑾便随孙家闯荡。”
“孙家信任公瑾,托之以军马,任之以要职。”
“今伯符新丧,公瑾要因兄弟之义而背忠么?”
“同为朝廷出力,谈何背忠之言?”鲁肃反驳道。
张昭冷笑,道:“依此言,公瑾多年前来到孙家,打的便是这个主意。冠军侯安插人手在此,为的便是将来有变,好……”
鲁肃打断了他的话,面有怒色:“张子布,有些话可乱说不得!”
“做得如何说不得?”张昭反驳,目视周瑜:“鲁子敬本是冠军侯之人,当初安排在孙家,那也是伯符点头认可的。
可我和孙将军都想知道,公瑾当初来孙家究竟是自愿加入,还是瞒着孙文台父子,别有目的?
若别有目的,那是你自己的主意,还是冠军侯的主意?”
周瑜冷淡回答,道:“周氏兄弟为人,天下皆知。周瑜绝不行表里不一之事。
我与兄长是亲人之情,我与伯符是生死之义,既在孙家供职,便不会行背离之事。”
要走,拍拍屁股走人,回去跟周野混,这不算道德污点。
但如果是在孙坚还在世时,就蛰伏到孙氏,以效力的名义,实则做着卖主的勾当,那就洗不干净了。
到时候背负骂名的不只有周瑜一人,还有整个庐江周氏!
就你家这样的节操,谁敢用你周家的人?
大族之间,兄弟各为其主,这种情况非常之多。
大家撇去身份是兄弟,但回到阵营便是以主公为首。
如果拎不清这一点,那注定是要被唾骂的。
闻言,张昭大笑:“那公瑾为何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