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新城的优势是制度优势。”
“而整个恢复区,现在有同样的秩序。”
“同时,他们有的地方有原料优势,有的地方有交通优势,有的地方临近人口密集区域,有市场的优势。”
“新城既不在交通要道,周围也没有大量的矿产资源,不是发展工商业的最好选择。”
“从长久的角度来看,不光不能在新城增加工商业投入,甚至还要将新城的工商业迁向恢复区。”
叶昊愣了一下。
“外迁?”
叶霄点了点头。
“对,外迁。”
“首先外迁的就是官方产业。”
“第一钢铁厂,锻造厂,纺织厂,都需要搬迁。”
“不急在一时,但搬迁的消息要放出去,搬到哪里,还需要派人实地考察。”
“煤铁工业需要临近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纺织可以搬去西北。”
“我们不能局限新城一地。”
“只要我们一有搬的动作,新城的工商业都会思考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搬。”
“我们有庞大的领土,不需要在一地建设一个十全十美的存在。”
“这样效率反而低,而且会浪费资源。”
“新城未来担负的职能,是文化,科技和教育之都。”
“这里有跟随我们最久的人,他们最懂我们的理念。”
“这里有最响亮的名头,可以吸引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来这里,进行教育和研究工作。”
做出这样的决定,叶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新城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既不适合作为工行中心,也不适合作为商业中心。
可临安自古便有文风。
把临安打造成教育,文化,科研的中心,很合适。
要知道这里好文的风气,可是数千年流传下来的。
即便现在的文人,因为教育问题,大部分思想不够开明。
可这里的土壤,最适合培养人才。
“文化,教育,科研。”
“没有配套产业,新城会不会出现空巢现象。”
叶昊有些担忧。
毕竟这三件事,不管吃,也不管喝。
叶霄笑了。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你现在还看不到这三件事的厉害,等我们培养的学生成长起来,他们会让你看到,什么是改天换地的力量!”
“到时候,即便没有工厂,即便没有大量的商会,财富也会自然而然的向这里集中。”
说着,叶霄手指地图上的燕京。
“这里,是我计划的政治之都。”
“到时候,总管恢复区和新城的政务部门,会搬迁到燕京,起类似首都的作用。”
“燕京临近长城,少几分江南的柔和,多几分肃杀。”
“管理这个国家的人集中在这里,有些紧迫感,才不至于迷失,被消磨意志。”
“而工业和商业中心,我们并不打算只建一处。”
“京兆府,可以作为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下一步我们从陆路向外贸易,京兆府将承担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