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报传到临海的时候,武宁伯看了气得吹胡子瞪眼。
“急功近利的无知匹夫!
他难道看不出来,人家放五万大军在他城外,就是为了迎回上官烈吗?
他胶州原本就势弱,此时当养精蓄锐,或请我们临海支援。
姓李的老小子,私心太重,怕我们过去了,会抢占了他的功劳,迟迟不发增援请求。
好了,现在连大鱼都放走了。”
武宁伯虽然被皇帝任命为东征大元帅,可以节制东线驻军。
可皇帝很恶心的在圣旨里写的是与李伯昌共同节制。
也就是说,两人的指挥权大小是一样的。
所以,在李伯昌申请他带军增援前,武宁伯是不方便带兵去胶州的。
果然,不久武宁伯就又接到军报,胶州城在外的东夷大军,撤退了。
也不知道李伯昌的折子怎么写的,明明是大败,竟然变成了大捷。
皇帝竟然派人来嘉奖了胶州驻军。
圣旨中说,李伯昌击退了东夷围攻胶州的五万大军。
武宁伯听到这个消息,冷笑道:“皇帝难道看不出来东夷退兵,畏惧的是咱们临海和雍平关的楚家军?
东夷人怕我们围魏救赵,反攻东夷,才急着退兵。倒是便宜了李伯昌了!”
楚天骄安抚武宁伯道:“他不是看不出来,而是他绝不会将此战的全部功劳,算在咱们楚家军头上。
李家是他扶持起来的,为了面子,他也会替李家遮掩。”
幸好,在离阳候的威逼恐吓下,皇帝还是怕国门有失,同意了郑闯为临海的守将。同时,雍平关马大壮为守将的任命,也都明旨发了。
只不过,又提拔了两名李家的将领为副将,放在了这两个地方。
东夷派了使臣来递交降书。
他们没有走临海,而是将降书交给了李伯昌。
李伯昌接了降书,连同使臣送往了上京。
接下来便是朝廷与东夷谈判了,是割地还是赔款,都要看皇帝跟东夷使臣的角力了。
武宁伯接到旨意让他班师回朝。
他与楚家兄妹商量,最终大家决定,从带来的楚家军中,留一万老兵给郑闯。
武宁伯带回上京一万新兵。
这一万楚家军的老兵,将作为临海新守军的骨干力量,帮助郑闯训练和组建新的临海驻军。
李伯昌派来的副将,也带来了两千人。
李家的副将,如何斗得过老谋深算的武宁伯?
这两千人又被武宁伯以各种理由换走了。
这名副将,在临海,彻底变成了光杆司令。
安排好临海和雍平关后,武宁伯才决定了班师回朝的日期,上报给朝廷。
临走前,楚天骄终于走进了陆钰住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