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尚书房内,几个人小声的议论起来。
<div class="contentadv"> “如今李陵被八万大军围困,怎么禀报给陛下?”
“还是让霍光去吧,自从韩嫣外放之后,陛下越来越信任霍光了,还让他执掌尚书房。”
“对呀,你看他多谨慎,每一次步子大小,落脚的位置都丝毫没有变,他这样小心翼翼的,跟他哥哥霍去病的作风完全不同,甚至是天壤之别。”
“我看还是把大司马叫过来吧。”
“你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大司马说想出征,接应李陵,陛下不让,说派些人去,陛下同意,可人呢?一个人都没有,大司马总是有先见之明,陛下弃之不用,偏偏用李广利……”
“好啦,好啦,别说这些了,这是我们能说的事情?”
……
西汉初期,尚书为少府的属官,居于宫禁之内,为宦皇帝者,无秩级,掌管宫中文书的传递和保管。
汉武帝时,为削弱丞相权力,组建内朝,尚书渐居于核心地位,霍光最开始干的就是这个,也是从霍光开始,凡掌权重臣常要兼领尚书事。
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在尚书之下分设五曹。东汉光武帝时,设尚书台,长官为尚书令,秩为千石。
后面,尚书台权力极重,掌收纳章奏,传达诏令,参预军国大政的决策,总领全国政务,并有纠察、举劾百官之权,实际上成了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
后面影响大汉之后几百年的三省六部制度中的尚书省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在隋唐时期可以说是极为耀眼,后世的制度大多是在这些上面删删减减,或者分权。
隋唐时期的三省分别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分别为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的权力很大,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之一,统辖六部及六部以下的二十四司,最高长官为尚书令,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国务院,不同的是,它所执行的政令都是由皇帝和朝中大臣们商议出来的,甚至有些干脆就是皇帝一个人下达的命令,并非是全国百姓的意愿。
霍光无奈,只能把这件事情禀报给汉武帝,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李陵是生是死,都当他死了,八万对五千,而且还是匈奴的腹地,怎么看都是必死无疑呀。
刘彻心里还不放心,为此他又专门派人将李陵老母与妻小召来长安扣为人质,并特遣一相士去给她们看相,看看她们脸上是否有丧葬之气。
可见在武帝内心之急迫,他恐怕连号召全国军民学习李陵壮烈报国、杀身成仁的伟大精神的诏书腹稿都拟好了,可惜李陵偏偏不遂他愿,竟然这样都死不了,还从平地杀到山区,从沼泽杀到丛林,一气转战千里杀敌万余……
汉武帝也在督促人救援,可已经来了不及了,而且他更像是做样子。
而得知李陵投降了,“锵!”汉武帝气得颤颤巍巍的站起来了,拔出宝剑。
“李陵怎么能成了匈奴人的俘虏呢?”
“咔咔!”
“咚咚!”
“啪嚓!”
他拿着剑,把一个支撑铠甲的木人砍得七零八落的。
“呼呼!”他喘着粗气,破口大骂:“他应该像是这木偶一般,战死,战死,战死,给朕战死!”
“啪!”
他还不解气,又砍了好几剑。
“一百五十万支箭镞都用光了,车辕车幅都砍断了,刀笔都做成了武器,这不够,这不够,还远远不够,完全不够。”
汉武帝说着,把剑比在自己的脖子上,“了断自己很复杂吗?朕看他是缺少杀身成仁的勇气。”
或许,这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情。
李陵当初承诺要分单于兵,最后却演变成要独自面对单于兵,但他仍然接受了任务。
而且在汉朝始终没有派来援兵,甚至在这离汉塞咫尺之遥的地方都没有派来一个援兵的情况下,李陵能做到如此程度,已可称问心无愧。
可他为什么要说:“无面目报陛下!”
有可能是他猜出了汉武帝想让他战死,做一个大汉的精神象征,所以真的决定投降了,而投降的人当然没有面目见汉武帝。
后面,根据李陵自己的说法,他这并非惜死,而是“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故欲有所为而报恩于国主耳。”
并举古人的例子说:“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
李陵为何要去承担此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而放下军人最珍贵的尊严,忍辱偷生,暗举大事,去报恩于那冷血无情抛弃他的汉武帝?
难道他不明白,他这样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吗?除了司马迁和穿越的刘瀚,谁会相信他的苦心?谁又会相信他能成功?反正刘彻绝不相信。
或许,这些也可能只是李陵贪生怕死的托词吧!
又或许,这是李陵一次不甘心的豪赌!
毕竟,他从小就生活在祖父自戕的阴影里,一生都志在建功立业、重振家门,实现百年来陇西李氏万里封侯的夙愿,叔父李敢病重,他李家的希望都在他身上,怎么能就这样窝窝囊囊的死掉呢?
他想做卧底,忍辱负重,杀掉匈奴重要的人,获得重要的情报,以更大的功劳回归大汉……
也有可能两种情况都有,人性是复杂的,忠奸善恶岂有那么明晰?
自古艰难惟一死,在死亡面前,是人都会犹豫,只是有的人在犹豫过后,依旧选择死亡,因为他们认为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情。
其实有时候,活着的人,反而比死了的人更痛苦,如同行尸走肉,麻木无助……
对比某些巨大的痛苦、屈辱、甚至是煎熬,死亡有时候可能更像是一种解脱。
死亡,需要无比巨大的勇气,活着,也许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