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噩耗传来
起义的火花已经点燃了,然而,一个人的出现差点将这一切热情的火焰给浇灭,这个人就是刘秀的叔叔刘良。
刘秀九岁时父亲去世,被寄养在叔父刘良家中,刘良对他视如己出,有着深深的养育之恩。
俗话说得好:“生而未养,断指可报;生而养之,断头方报;未生而养,百世难还。”
可以说刘良对刘秀的恩情很大很大,扮演了父亲一样的角色。
更重的是刘良曾经担任过县太爷,如今47岁了,是整个舂陵地区宗室的长老,他的每一句话都带有不可忽视的分量。
他听一说刘秀要造反,非常生气,整个人都蒙了,造反那是要杀头的,好好种地不好吗?叔父养活不了你了?
他对刘秀说:“汝与伯升志操不同,今家欲危亡,而反共谋如是”。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解和失望。
大概意思就是,刘秀啊刘秀,你和你大哥刘縯本来志向本来是不一样的,刘縯整天瞎折腾就算了,我阻止不了他,可你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怎么在这么一件事上,你们哥俩儿就能高度统一呢?这可是要把咱们家族的人往死路上推啊……
可是,无论他怎么说也没用,刘秀和大哥刘縯那边决心已定,所以刘良就使了一个很耍赖的办法,他没办法了,只能是耍赖了,就跑到众人面前,用手比划着大喊说:“如果你们要造反,我就去告官。”
这一下,把刘秀跟刘縯都吓坏了,他们知道刘良这不是真去告官,只是为了吓唬他们,可其他人不知道呀。
刘家那些宗室子弟本来就是有很多人心里边就打鼓,不敢起义,这时候家族的长老再这么说,那怎么行啊?
一个弄不好,这起义就夭折了。
看着大家人心惶惶,刘秀只能赶紧想办法,他灵机一动,叔叔刘良你不是给我玩儿这么赖的招吗,我也给你来一招无赖。
“三妹,二哥,栩儿,叔父大概是没有休息好,快送他去休息。”
他直接推着刘良进屋里,然后把他控制起来,不让他出来,放到后世,相当于封了他的IP,不让他发言了。
“三妹,你看好叔父,二哥也是,好吃好喝的都端过来,但千万不要让他出屋子。”
刘秀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大哥刘縯,二哥刘仲,大姐刘黄,二姐刘元,三妹刘伯姬,他们都是樊娴都和刘秀的父亲所生,感情很不错。
如今,二姐外嫁给了邓晨,大姐在家中照顾他母亲,他母亲如今已经50多岁快60了,病重了。
在刘秀父亲死后,他们一家成了孤儿寡母,生活陷入困境。大姐刘黄作为女孩中的老大,她既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又要照顾年少的弟弟妹妹。
后叔叔刘良收留了他们,刘良在汉平帝时举孝廉,在萧县任县令,在叔父的任上,刘黄还需帮婶婶周氏干一些家务活。
但叔叔家一下子骤添这么多人口,日子也过得逐渐拮据起来。
不久,兄妹们随母亲回到了宛南的白水村居住,这里有属于刘家的房屋土地,还有少量的奴仆。一家人在白河岸边以耕种为生,日子倒也能过得去。
如今的大姐就在白水村照顾母亲樊娴都。
这个大姐其实挺好的,她身为大姐,务农时帮着母亲下地干活,回到家帮着母亲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有点好吃的先让弟弟、妹妹吃,有好穿的留给弟弟、妹妹穿,对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但却薄待了自己。
再加上新朝末年的战乱,她连他自己的婚事都没能如愿,直到过了最美的结婚年龄才和丈夫结婚。但是她和丈夫结婚不久,丈夫就死了。
从此刘黄成了寡妇,如今的她已经是快40岁的人了,还无儿无女,是个寡妇……
刘秀让三妹刘伯姬和二哥刘仲看好叔父刘良,这两人跟刘秀年纪相差不大,很听他的话。
“放心把,三哥,我和二哥会看好叔父的。”刘伯姬拍着自己颇大的胸脯,保证起来。
如今的她已经25岁,比刘秀小三岁,长得貌美如花,青春靓丽,性格更是精明通透,惠外秀中,可惜,由于战乱,目前还没有成亲。
随后,刘秀跟大哥刘縯还有舂陵这些人继续讨论起义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后面的计划。
大概过了一天,他来到关着刘良的屋子,“三妹,叔父在里面怎么没有动静呀?”
他看叔父刘良不吵不闹的,刘秀心想,老人家别再出了什么事啊,一气之下,再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叔父可是有养育之恩啊,这怎么行啊。
“叔父估计在吃东西呢,才给他送了了酒喝肉进去。”
“我还是进去看看吧。”
刘秀打开房门进去一看,果然呀,刘良没有在那个房间里面抓狂,而是正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呢。
这边,刘良看见刘秀进来的,扔下手中的肉,嘴巴都不擦,直接大喊:“我要报官,快放我出去。”
刘秀有点无语,你刚刚吃得不是挺香的,现在要报官了?
“三妹,再给叔父拿些酒肉,可劲吃。”
“好嘞。”屋子外面传来了三妹的笑声。
刘秀走出去,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他们这个叔父有点老无赖了,可惜碰到了刘秀。
直到四五天后,整个宗室子弟部队全部都集合好了,马上就要出发了,这时候,刘秀才把刘良放出来,叔侄俩的关系也不能弄僵啊。
刘秀就用开玩笑的语气对刘良说:“叔叔,你不是要告官吗,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告啊,你看我们都准备好了,跟你一块儿去怎么样?
这时候刘良一看,好家伙,木已成舟,几千人都聚集起来,没办法,拍了拍肚子,叹了一口气说:“唉,我这也就是吓唬你们呢,你说你们这是何苦呢?又让我喝这么多酒,吃这么多肉,吃了好几天,人都胖了……”
他这么一说,几人都笑了。
新朝地皇三年(公元22年),11月,刘縯和刘秀召集子弟宾客七八千人,在舂陵举起了反莽的大旗,自称柱天都部,即自喻为擎天之柱。
他们的口号是:“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也。”
同时,刘秀的二姐邓晨也带着人马来投靠了。
至此,刘縯和刘秀的起义大业看起来已经慢慢步入正轨了,但他们毕竟是白手起家,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很多战略物资还是比较缺乏的,比如武器、盔甲、战马等等。
当时身为大将军的刘秀都只能骑牛上战场,牛这玩意速度慢,脾气又拗,在战场上稍微受到点惊吓就会撂挑子、发脾气的,一般人上战场都不骑这玩意的,刘秀是实在找不到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