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历史的问候</p>
【跨越千年的问候#</p>
“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啊。”</p>
这里有一封来自2300年前的信,请查收。</p>
刷到有网友分享——“博物馆中最震撼的一件文物”,提到了这块来自于战国时期的何光石石刻。</p>
古文学学家李学勤先生,对石刻上的文字作出解读,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是给王打渔的公乘得和旧将曼,我们两人现在在给王看守陵墓。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呀。”</p>
……</p>
设想一下,战国时期的某一天,两个守墓的人,对后世充满幻想,于是,两人在处理过的石头上向后世的贤者问好,留下了自己的名字。</p>
这种穿越时间线的磅礴,令人感动。</p>
小小的一片石头,把我们带进了2300年前的某一天,就像是曾在兵马俑身上看到工匠指纹那样的震撼。</p>
当我们在古物身上,清晰地窥探到千年前人类生活的痕迹,那一刻的共鸣,是中华民族跨越历史长河,送给我们,独一无二的礼物。】</p>
评论区</p>
(公乘指战车,旧将,旧是长久将是推车,也有说是旧部的意思,这两人应该是王身边亲近的人,所以才能在王死后给王守墓。)</p>
(来自2300年时间长河中的漂流瓶[看])</p>
(他们穿越时空和我们说了句,泥嚎)</p>
(祖宗们你们也嚎)</p>
(唯有文字能担此重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p>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p>
(记得看纪录片,在湖北挖出来秦国小兵,哥哥黑夫和弟弟惊的家书。</p>
让母亲给寄衣服和钱过冬急急急,说马上建功立业了,大王说话算话的。</p>
书信戛然而止,也不知道兄弟俩是建功立业还是战死沙场了[流泪])</p>
(我第一次去故宫的时候,走过乾清门,看到正大光明殿,历史被自己走过的感觉真是无法言语)</p>
(他们好有礼貌,隔着2300年,叫我一声君子[比心])</p>
(当你看到这块石头时,他们沉寂的生命在那一刻重新有了意义)</p>
(所以中国人喜欢刻到此一游是祖传的[笑哭])</p>
(把字刻在石头上果然是保存信息最有效的方法)</p>
(突然想起去年住院,床头用铅笔写了“祝你早日康复”[泪目])</p>
……</p>
苏粒:谁懂啊,手机玩着玩着,突然被人喊了一声君子诶!</p>
这不点赞都对不起这声君子!她喜滋滋地往下刷——</p>
【原来1300年前的学生也不想上课#</p>
岁月穿梭,唐朝景龙四年,在西州(今吐鲁番)的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一个名叫卜天寿的12岁小朋友,完成了一份家庭作业。</p>
作业太多,调皮的卜同学还在作业本上写了一首打油诗,催老师早点放学~</p>
“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p>
意思大概就是:作业总算写完了,老师别嫌慢啊!明天是假日,早点放学吧QAQ</p>
嘻嘻,原来千年前的老祖宗也不喜欢上学呢~</p>
其实,卜天寿小朋友的作业非常珍贵。</p>
这份作业长达178行,每行约20字,字迹工整地抄写着《论语·郑玄注》。</p>
这是东汉大儒郑玄给《论语》作的注解,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都备受推崇,是官方认可的《论语》注解。</p>
可惜的是,它在唐朝后就失传了。后人虽有残本,但却都不完整。</p>
卜天寿的手抄版本却意外地保留了这部经典较完整的篇章。其中有79条佚文,都是其他残本没有的。</p>
谁能想到,最后为后世学者研究儒家经典提供宝贵线索与资料的,竟然是一位12岁小朋友的作业。</p>
1300年前的卜天寿小朋友,写作业写得很烦,可我还是想跟他老师说,多给孩子布置点作业吧~</p>
(? ̄?? ̄??)??】</p>
评论区</p>
(这小祖宗写的字真不赖)</p>
(突然觉得自己好厉害,唐朝的字我竟然能看懂)</p>
(我比你厉害一点,秦朝的一些字我也能认出来)</p>
(的确是,每次看这些文献,都会对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有新的感触)</p>
(果然种花人从古至今都在卷[流泪])</p>
(卜天寿:好消息青史留名了,坏消息以一种很羞耻的方式[裂开])</p>
(这作业有5.38米长,想想都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