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次授官后,李安仔细想了想。</p>
自己能被授与庶吉士,很可能是韩章或者海文仁出了力。</p>
李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上门拜访一下试试。</p>
不管是不是总要试一试,不然别人帮了你,却不上门感谢,就显的太不会做人了。</p>
李安的心里其实更偏向于是海文仁帮的他,毕竟海文仁向来喜欢向官家推荐有才之人。</p>
不过他也不确定,因此先到了韩家试一试。</p>
却被想到跟门房说了,门房进去通报后就出来把他请了进去。</p>
莫非真是韩章帮的他?</p>
带着这种疑惑,李安跟着门房来到了正厅。</p>
“学生,见过大相公。”李安躬身行礼道。</p>
“呵呵。”</p>
韩章微笑道:“我没记错,你的字是叫子谦吧?”</p>
“回大相公,正是。”李安说道。</p>
“子谦坐吧。”韩章说道。</p>
李安谢过后坐了下来,韩章笑道:“伯先多次跟老夫跨过你,说你是少年英杰。你之前乡试的文章老夫也看了,写的很好。”</p>
“大相公谬赞了,学生还有很多欠缺,以后还请大相公多多提点。”李安拱手道。</p>
韩章微微摇头,说道:“你能被选为庶吉士,老夫确实出了一些力。那是老夫作为大相公应尽的本分,并不是为了拉帮结派培植党羽。所以老夫才会对登门拜访的士子全都拒而不见。老夫之所以见你,是因为你乡试时写的那篇文章很有见地,想见见伱这个人。”</p>
“大相公之德行,令学生敬佩。”李安拱手道。</p>
韩章在剧中的表现,就很令人佩服。</p>
他在赵宗全登基后,局势不稳之时,主动提出让太后垂帘听政。</p>
他的这种行为很容易引起赵宗全的猜忌。</p>
毕竟赵宗全又不是小孩子,他登基的时候都三十多了,任谁那时候也想大权独揽,不想有个垂帘听政的太后。</p>
但是韩章就这么做了。</p>
后来局势稳定,赵宗全不愿意当个傀儡,想要掌权,韩章也不遗余力的帮他。</p>
甚至官家借着追封生父为由,让朝臣站队,韩章也坚定的站在了赵宗全那边。</p>
要知道赵宗全要追封生父为皇考,礼法上是站不住脚的。</p>
有人会觉得奇怪,人家当上皇帝追封生父这是孝道,有什么问题?</p>
实际上问题大了去了,因为赵宗全是过继给官家,继承的皇位。</p>
在其继承皇位后,却要追封生父为皇考,称先帝为皇伯。</p>
实际上就是不认先帝这个父亲了。</p>
后世的观念和古代可不同,养父生父都能喊父亲。</p>
但是在古代只有一个父亲,哪怕生父在世时被过继出去,也不能喊生父为父亲。</p>
赵宗全那么干,只是找个由头逼迫百官站队,并不是真想不认先帝。</p>
不然他等于是自己否定了自己皇位的合法性。</p>
但是赵宗全这么做,属于礼法有缺,一个不好,支持的人可能因此背负骂名。</p>
但是韩章还是站在了赵宗全这一边。</p>
由此可见,韩章是一个把国家看的很重的人,并不是那种只忠心一人的愚忠之人。</p>
他在意的是国家稳定,而不是皇帝是谁。</p>
“呵呵。”</p>
韩章笑了笑,说道:“你读过兵书?”</p>
“学生偶有涉及。”李安回道。</p>
“嗯。”</p>
韩章点了点头,赞赏道:“你会试的文章针对西夏的方略很好,后来殿试的文章,又提出了很多利民的方略,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所以老夫才向陛下推荐了你。你也不必感谢老夫,只需尽忠职守,好好为国效力即可。”</p>
“是,学生谨记大相公的叮嘱。”李安说道。</p>
韩章拨弄着茶盖,问道:“你对变法怎么看?”</p>
李安沉吟了一会,说道:“这天下就好比黄河一样,经年累月黄河内淤泥和沙积淀甚多,若是不清理,很容易造成水患。”</p>
韩章眼睛一亮,李安的比喻倒是有意思,沉默了一会说道:“可是修黄河需要征兆民夫,受灾河段的民负尚能理解,其余民夫又无水患之威,如何会愿意?”</p>
“以利诱之。”李安说道。</p>
“你倒是滑头。”韩章一愣,笑骂道。</p>
要是真修黄河,何须以利诱之,普通百姓本就要服徭役,哪里会管他们愿不愿意。</p>
他只是顺着李安的话,把修黄河喻为变法罢了。</p>
若是朝廷能有利益让那些人认同变法,又何须变法。</p>
“之前伯先跟老夫说你给介甫出过主意,介甫自请外放也是受你影响。怎么现在又不敢说了?”韩章说道。</p>
“大相公,学生当初只是胡言乱语,没想到介甫他当真了,学生…”</p>
“好了。”</p>
韩章摆了摆手打断了李安的话,说道:“老夫没有怪罪你的意思,介甫的性子老夫清楚,能力是有的却太过固执,不够变通。让他负责执行还行,真要让他负责主导变法,很难平息各种反对声音。”</p>
李安闻言对韩章更加佩服了,不得不说韩章看的很准。</p>
“他在禹州也算是受了教训,老夫有能力保他,却没有保,就是想他能够静下心来想明白。以他的性子,你能说动他,不简单,老夫也想听听。”</p>
韩章说完看着李安。</p>
李安沉吟了一会,说道:“大相公,学生上次和介甫聊完,后来也仔细想过,当初的想法还是有些理想当然了。后来又想了个对策,也不知可不可行。”</p>
“哦?”</p>
韩章微笑道:“说来听听。”</p>
“大相公,变法是所以难以功成,是因为动了大多数的人利益,反对阻力自然就大。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步子迈的太大,想要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既然如此,不妨一步一步来。可以选择一点来着手,也不说变法改革什么的,而是整顿彻查。就比方说盐务,学生家是扬州的,数次来往扬州与汴京之间,发现私盐泛滥在江南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p>
若是只查盐务,虽然反对阻力依旧很大,但是却比变法会小很多。</p>
盐务查清,就能缓解国库的压力。等平息后,可以清量天下土地,总之一桩桩一步步来。”李安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p>
这是他这段时间想到的办法。</p>
“你说的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如此一来,持续太久,国内动荡,非是好事。而且拖久了,旧疾也会复发。”韩章摇了摇头。</p>
这些他自然也想过,但是就拿李安刚刚说的盐务来说,查完了,时间久了还是有人会贪。</p>
拖的久了,前面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后面又有新的问题。</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