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依旧沉着脸,开口问道。他倒要看看,这曾经做过大汉黄门侍郎的荀攸,如何狡辩。
“回太尉,如果天子心中坚定,无论别人说什么?会有诏命下发么?“
“而且,如今的汉室,经历了恒灵二帝之后,又有黄巾乱起,董卓当权,可以说,威严之中,大半尽失。幸得众臣协力,天子东归洛阳。如此一来,即便是各处诸侯,有着野心,也不得不朝贡天子,奉汉室为正朔。”
“但是,野心一事,不由本心,而是实力使然。司隶校尉和镇北将军,寻找机会,救下洛阳,有着大功,却又迎回天子,如今洛阳兴盛,可以说,全是二人的功劳。因此封侯都不为过。”
“但是,天下所有人看得明白,如今的司隶校尉暂且不说,毕竟那是先帝信臣。但那杨烈,虽说起于军中,也是前朝将门,列侯之后。但是,史有铭记,酷吏而已。”
“加之杨烈杨镇北,勇冠三军,擅长练兵,军中威势,虽说比不上当初的董卓董仲颖,但假以时日,焉知不会又是一个董仲颖?或有超出,也未可知。”
“至此未有成长之时,尽快使得此人外放长安三辅之地,平乱李傕郭汜董卓余孽,安定三辅大汉根基,兼以贾诩等西凉人辅助,稳住西凉那些边郡武夫。岂不是两厢便宜?”
“我看天子同意颁下诏命,也不无全君臣大义,防微杜渐的意思。如此一来,三辅安定,朝廷康健,岂不是皆大欢喜?”
“太尉以为公达说的可在道理?”
杨彪听了荀攸一番辩解,沉默了好久,叹息一声,开口说道。
“你觉得有理,便是有理吧。希望以后,一些人莫要后悔。”
说到这里,太尉杨彪端茶送客。荀攸不得不悻悻而去。
不说洛阳城中,有人为着杨烈他们忧心。在看到诏命之后,鲍鸿直接辞别天子,带同杨烈贾诩一起,领兵来到弘农,驻扎在函谷关口。有贾诩派人往潼关段煨之处,送出一封书信。
段煨接到书信,大喜之后,高声说道。
“命人知会各处,大家动手。”
随着这一番举动,李傕郭汜那里,他们各自的部将伍习,杨定,张恒,梁兴等人,连同段煨等关西诸将,一同发出檄文,驱逐李傕郭汜,上表洛阳朝廷,请求派大臣稳定三辅。
此时,郭汜居于当初董仲颖所修郿坞所在之郿县,伍习是郭汜部将,起事之初,就带兵暗中行动,一举袭杀郭汜。
随后和其他人合兵一处,围攻李傕。
李傕见是不妙,退往黄白城,却被部下反水活捉。全家所有人,被押解前往洛阳。
同一时间,段煨放开潼关大道,鲍鸿用杨烈贾诩等人,带北军五校大军,通过潼关,进驻长安。
留高顺带兵一万镇守潼关,段煨有诏为渭南太守。
鲍鸿为司隶校尉坐镇长安,杨烈贾诩分兵,各自占领左凤翔,右扶风,收拢李傕郭汜属下各军。以备以后,稳定西凉。
李傕押到洛阳,天子诏命族诛。
自此以来,西凉自董卓起的西凉军,就此烟消云散。包括天子许多人心中长出一口气,顿时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