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便是四处求援,所得不多,但也能够让洛阳再缓一口气,给予董承等人一段时间。
而在这时,不但是天子知道了如今的洛阳危机,就是长安这里的鲍鸿杨烈当然也从贾诩那里知道了如今洛阳四处求援的消息。
兵不可一日无粮,这个道理军中宿将鲍鸿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对于贾诩那里,面临着并州还有凉州的压力,尤其是还有南部匈奴的存在,拒绝了洛阳的请求还是理解的。
如果河东一旦有失。因为缺粮而导致贾诩张辽无法应对,被并州高干连同匈奴再一次南下,就如今袁绍表露出来的野心,对于洛阳,绝对不是好事。
但是,对于洛阳求援四周,就连袁家兄弟乃至于远在荆襄益州的刘表刘焉都有使者前去,却偏偏忽视了近在咫尺长安三辅,他作为汉室两朝老臣,颇感不解。
“难道董国舅就以为我们会拒绝他么?”
鲍鸿有些不满的开口说道。
杨烈对此并没有说话,而是递给鲍鸿一样东西。
那是一封密信,上面记载了某次小朝会时候,天子和董承的一番对话。
天子知道了如今洛阳的危机,并且知道董承四处求援未果的结局,当然要找来一些朝廷大臣,进行商议。
期间天子对于董承求援四方,却唯独没有向长安派出使者,赶到诧异。
虽说,长安凋敝,但是,早有流言传到洛阳,杨烈鲍鸿等人自长安三辅之地,依旧力行屯田一策,加上洛阳过去的众多流民,还有当初长安战乱躲入山中的民户回归,可以说,如今的长安连同三辅之地,虽说不会有着一次解决洛阳危机的能力,但只要朝廷开口,鲍鸿和杨烈总会有所表示的。
但是,天子使者询问原因之后,董承却不加思索的说出了他的理由。
“天子欲见洛阳再多一个董仲颖,重演当初一幕乎?”
此言一出,天子沉默半响,最终不再提起长安三辅,反倒是没过几天,就有诏命出于宫中,在弘农就食的徐晃所部,直接驻扎于秦函谷关。
这样一来,徐晃所部和在潼关的高顺,遥遥相望,距离并不远。
鲍鸿对于徐晃移兵自然是知道的,当时他还以为那是为了就近能够快速获得长安送去的粮食接济。
现在看到这封密信,他不由得沉默了半响,好久才抬头看着杨烈问道。
“此信何人所送,能告知否?”
杨烈嘴里说出三个字。
“弘农杨。”
这下鲍鸿颓然而坐,不在发问。
他知道,不管是太尉杨彪还是卫尉杨琦,虽然都和杨烈亲近,但也是汉室老臣,绝对不会再这种事情上信口雌黄,用虚假的话语,来蒙骗他们。
既然这样,那就代表着董承以及天子看待长安的态度。
对于国舅董承,鲍鸿知道,乃是一个志大才疏,钻营好权的小人。如果不是他和董太后有亲,怎么说以他的家世才学都不能站立自朝堂之上的。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在他的周围,也是一群和他相似,喜好揽权弄险的存在。
但偏偏对于这些人,小天子反倒过分喜爱,愿意亲近,许多大事,即便是太尉杨彪这种持重老臣,在天子面前的影响力都不如董承他们。否则的话,如今的洛阳,也不会搞到如此的地步了。
鲍鸿明知道董承看不惯自己,那是因为自己的屯田以及在保全洛阳的事情上有着大功,所以,留在洛阳,妨碍了许多人的利益,于是他们就急着把自己和杨烈驱赶来了凋敝的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