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送走刚才还是得意洋洋,现在却脸色铁青的黄婉之后,看看身后的司隶校尉府邸,摇摇头,直接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他知道,现在的鲍鸿需要时间消化这次朝廷决定带给他的认知上的改变,别人怎么劝说都是无用的,只有他自己想清楚了才行。
这么多年以来,他心里的对于汉室的忠诚,以及他自幼所受到的教育不过是让他一时转不过弯来罢了。
不过杨烈也知道,鲍鸿绝对不是那种愚忠的人,更何况这个时代也不大可能会有这种人存在。
就是他是,杨烈都不怕,毕竟长安这里,可还有着少帝和何太后母子存在呢。他倒要看看,被朝廷如此对待的鲍鸿,究竟的忠心是对于谁的。
想到这里,杨烈不由的一笑,直接回去了,只是留下几个人手,关注一下鲍鸿,别让他想不开,做些错事也就是了。
等到杨烈回到自己的府邸,没有多久,就有人禀报,说校尉大人去了一处地方,杨烈马上就放心下来。
那个地方他熟悉,不就是少帝和何太后的隐居之所么?
说句实话,何太后也好,少帝也好,都不是蠢人,怎么会不知道自己如今身处在什么地方?不过,鲍鸿和杨烈商议过后,倒也不做隐瞒,直言相告,如今朝廷的局面以及他们如今已经身在长安,就是所有从斥候细作那里得到的别的地方的军报,也都会送过去一份,让他们能够了解天下局势,其余的东西,一概不提,也不夹杂别的看法和态度。
这样一来,少帝和何太后不过是没有亮明身份而已,至于别的,和过去没有什么两样,而且由于不用担心安全应急别的什么事情,别管是少帝夫妻还是何太后自己,反倒是身体精神越来越好,出于谨慎保密的缘故,尽管鲍鸿不是大儒,却也是汉室老臣,不但做过地方大员,还是军中宿将,所以何太后直言不讳,青鲍鸿教导少帝。
如今的鲍鸿,可是不算帝师的帝师。在闲暇之余,他就会去到那里,给少帝讲解经书,以及许多为人处世的经验,加上一些军中趣事,连带着顺便教导少帝为人为君之道。
这么样的细节,杨烈可都知道,就是鲍鸿和何太后,也不隐瞒他,于是,现在之道少帝存在的人,可是都看的出来,不管是何太后以及少帝自己,都是没有放弃那个位置。如果献帝做得好,到还罢了,一旦有了机会,就是献帝去了许都又能怎么样?
这是杨烈不想在乱世之上加一把冲天大火的缘故,否则的话,放出风去,少帝在长安,看看没有抢得过曹孟德的那些诸侯,会有什么选择?别的不说,就袁绍和益州刘焉等人,即便是不为了汉室,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会知道怎么选择对自己有利的。
看鲍鸿又去教导少帝,永猎就知道这一关,不用问,鲍鸿闯过去了。
也就放心下来,回头处理如今长安所面临的事情。
如今的三辅之地,不能说形势大好,但是也蒸蒸日上,有着杨烈手中北军的震慑以及分出峡谷兵马到处剿灭马匪之后,不能说局面绝对安定,最起码行人走在路上,安全了许多。不用和以前一样,要上课提防随时会出现的劫掠的匪徒。
加上大力实行屯田,以及度田以后,在王邑的奔走之下,基本的赋税劳役已经贯通,这样一来,官府就有了收入,不管是粮食还是钱钞布匹,都不需要再发愁之后,鲍鸿和杨烈商议过后,就开始有意识的兴修水利道路,还有修整那些被战乱毁坏的一些基本设施,比如说官学,城池等建筑。
人心思定,这么一来,如今的三辅,可以说已经是大体安定,剩下来的就是积蓄休养生息以及发展罢了。按部就班,有些东西绝对是急不得的。
不过,即便如此,杨烈对于属下兵马的操练壮大,也是不遗余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