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间,固然有着天子经历坎坷,愿意依靠外戚的因素,但你却是天子啊,不能把依靠当做依赖,什么事情都视而不见吧?而且国舅董承,那里是什么经天纬地的人才,连守成都做不到。终于作死到自己被满门诛绝不说,还连累的天子血脉都被曹操给直接断了。
所以,他才会在接到堂弟杨琦的书信之后,借着祭祖,离开许都,回了老家。
但是,他来长安的目的,却是想要劝说杨烈和鲍鸿,再就是何太后,以汉室为重,不要再起波澜,毕竟天子刘协也不容易。一旦长安宣扬出去,少帝还在,非得天下大乱不可。
刘协做的不好,那个他记得懦弱的刘辩就行?
但是,他最终的打算,还是被杨烈和鲍鸿给破坏了,让他不得不留在长安。
这一留下,他才发现,那个自幼有些懦弱的刘辩,已经在鲍鸿的教导和杨烈的影响下,变成了一位谦谦君子不说,就是在一些事情上,也会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只不过,似乎缺少了一些帝王霸气。否则的话,他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中兴汉室的最好人选。
可是,随着他在长安待得越久,他就越来越发现,如今的长安局面,似乎有些古怪。
按说应该是鲍鸿主导一切,杨烈不过是鲍鸿的旧部,不过是一个善于练兵,颇有武勇的将才而已。
但随着他对于如今长安的深入了解,才发现,鲍鸿这个司隶校尉,就是一个守成的存在,一切的开拓进取,以及长久的谋划,却是那个还没有成亲的杨烈一手主持。而更加古怪的是,鲍鸿以及长安这里一干文武,还就认为这本来好像就是理所当然的一样,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局面。
难道是自己看错了?可事实告诉他,还真没错,就是如此,更加让他惊异的是,这种局面,反倒是让司隶校尉部,蒸蒸日上不说,收回了河东河内,力压汉中并州以及凉州,就是冀州袁绍和许都曹操,也不敢对司隶有着什么非分之想。
反倒是杨烈还有着余力,想要支援凉州,一句平定那里久拖不决的叛乱。
虽说,这种支援实质上识相吞并凉州,但放任叛乱就好么?
而且,杨烈四路出兵,直接打垮了韩遂马腾不说,还直接要驱使他们,再往西去,一句准备收复汉家故土不说,顺势开疆拓土,也不是不可能的。
看到这样的局面,已经有些心如死灰的杨彪,就把心思放到了少帝身上,就是他鼓动着何太后,让少帝多了杨烈这个师傅。
以后即便是有着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有着师徒名分的杨烈,总不能下狠手针对刘辩吧?杨烈怎么说都要顾及天下非议的。
但他却完全没有想到,杨烈居然直接告诉他,自己不做王莽,天下依旧是汉室的。
“这小子在下着一盘好大的棋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