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杨烈的主意?”
自从司空让荀攸带回来的那个何太后和少帝在长安的消息之后,荀彧就明白了。不但明白了这个必定是杨烈的主意,就连杨烈为什么会在救出了何太后和少帝之后,没有声张,而是直接选择了隐瞒至今的缘由,都想明白了。
那个时候的大汉天下,可是不但有着袁氏兄弟,刘表刘璋,还有着刘备公孙瓒以及许许多多的各路诸侯,各占一方,如果那个时候公布出来,嘿嘿,都说天无二日,难道大汉就能有两个天子?
一个懦弱,一个聪慧,懦弱的却是正统天子,聪慧的却是被董卓私行废立推举上去的。
这么一来,哪一个才是正牌天子?
按照法统,该是少帝,更何况何太后还在呢,遵照大汉旧制,不行的话,也是太后临朝,可想而知,何太后支持谁?
但是,这个时候本就纷乱的局面,就会更加的混乱,每一个诸侯,可不会出于公心来行事,而是会按照自己的利益,选择支持哪个天子。甚至一旦不合心意,还会中土变更。
这么一来,天下局面,就会更加的混乱,比起战国都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是自己站在杨烈的立场桑,也会选择这么做的。毕竟,不管正统不正统,只有一个天子,才能更快的稳定天下局势。
至于说后来,即便是被献帝排挤到了凋敝的长安,却依旧没有说出此事,借助少帝来登上高位,这个原因,如今的荀彧也想通了。
说到底,人家根本不看好这个自幼聪慧,却缺少管束的献帝而已。
觉得离开洛阳,反倒会更容易施展自己的拳脚。
至于说,以后天子迁往许都,他们都故作不知,任由董承以及董昭他们行事,如今荀彧也看透了。
人家觉得天子离开许都,就是丢弃了一个碍手碍脚,没有长大,却还总以为自己的聪慧就能掌控一切的自以为是的刘协罢了。
好好留给你一个洛阳,可以说不用多做什么,维持下去,河南尹是出身能力都具备的弘农杨氏的杨琦,又有着当太尉的杨彪的支持,放手让他去做,不用管束妨碍就行,以河洛平原的肥沃,加上屯田的稳定,不用几年,洛阳额官仓中,就会堆满了米粮。
而且南边是荆州的刘表,还有屯兵南阳的张济,北面河东河内不用担心,东面虽然是曹操的地盘,但是有着更加便利出兵到洛阳的西面杨烈的牵制平衡,可以说,洛阳固如金汤,根本无人敢于冒犯。
这么一来,用不了几年,只用在洛阳,坐看风云变幻,有能力了,借力打力,加快速度,没有能力,什么都别做,就能让天下局势,慢慢区域稳定,再用天子威权加以管束,不说汉室中兴大有希望,就是再不济也能恢复天子权威,达到灵帝时候的水准,却还没有黄巾之乱。
那样的话稍加粉饰,献帝就是中兴之主。
但就是这么一个大好的局面,居然能够让天子宠信董承给搞到兵乱的局面。
兵乱就兵乱,反正又不是没乱过,不就是闹饷闹粮么?找地方补上也就是了。周边的不管是河东河内,乃至于荆州,都不缺粮,危机的时候,弘农郡里面,都能缓解一二,何况还有长安呢。
可以说,除了东面的曹操,三面都不缺粮,却偏偏被人弄权之后,找了曹操。
荀彧还高兴的说什么奉天子以令不臣,觉得自己好像淘了大便宜似得。
却没有想到的是,天子也得愿意才行,别忘了,人家自幼就聪慧。大事好事做不来,但是人添堵捣乱,绝对做的极好。
所以么,曹操欺凌天子的名义也就传扬的天下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