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司马氏,高门士族,世居河内,世家之一。
世代传承儒学,似乎被称为儒学世家更为合适。
河内司马氏起源于秦末殷王司马卬八世孙,晋宣帝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汉安帝时任征西将军,军事才能出众,后在狱中自杀而死。司马钧生司马量,官至豫章太守。司马量生司马儁,官至颍川太守。
司马儁生司马防,原本应该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年老后转拜骑都尉,养志闾巷,阖门自守。
但是有了杨烈之后,司马防只是做了尚书右丞,再转洛阳令之后,就回了河内老家。闭门读书,不想招惹是非,更不想司马氏被乱世所伤。
司马防在尚书右丞任上的时候,曾经举荐陈留曹操,任职洛阳北部尉。
曹操上任之后,心恨权贵横行不法,就是他们的家人奴才也是狐假虎威,横行霸道。
所以,于衙门中设置五色棒,但凡有犯禁律者,一缕严惩。
这一天,巡夜的时候,捉到一位夜犯禁律,持刀而行之徒,居然号称是蹇硕的叔父。但是曹操不为所动,一通五色棒下去,直接打死了持刀凶徒。导致曹操被罢职之后,离开洛阳,做了顿丘令。也算是被司马防举荐,进入仕途,直到做了一方诸侯,汉室司空。
司马防有八个儿子,依次为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俱知名,因每人的字中都有“达”字,故时号“八达”。
董卓进洛阳,把持朝政,司马防不敢脱离,只能让司马朗带领家人返回河内。
但被别人告发司马想要逃亡,,董卓抓到司马朗之后,问司马防他为何要背叛?
司马防虚言说道。
“明公以高世之功德,在天下大乱中辅助天子,清除了宦官的秽乱,举荐了许多贤士,这的确是虚心深虑,即将成为复兴社稷的治世啊。但是随着威德的隆重,功业的著大,而兵灾战乱却日渐严重,地方州郡有如大鼎煮沸一般,连京城的近郊,人民都不能安家乐业,因此要抛弃住家田产,四处流亡躲窜。虽然已在四方关口设置禁令,以重刑加以杀戮处罚,也不能阻止逃亡的风潮,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想回故乡的原因。”
董卓听完很满意,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司马防虽暂时以托词哄骗过董卓,但也知道董卓一定会败亡,唯恐自己会被留下,便贿赂董卓身边的办事官员,偷偷地回到家乡。
回到温县之后,司马防又向乡中父老长辈们建议,河内郡与京城相邻,董卓与关东起兵群雄之间的战火一定会波及于此,这里将会成为乱世战乱频繁之地。不如趁道路尚通之时,先到黎阳投靠统领兵马的乡里姻亲,然后观察时势,决定去留。
但是父老长辈们都恋旧,不愿意跟随司马防离乡背井,只有赵咨一起前往黎阳。
数月之后,关东诸州郡讨董大兵数十万人,聚集在荥阳及河内郡,群雄们因各怀鬼胎,难以行动,有些士兵便趁机劫掠当地百姓,造成人民的死伤超过半数以上。
随后战事平息,司马防才带领家人回到河内,修整家园,领着儿子,闭门读书。
但是,在杨琦鲍凌掌控河内之后,司马防总觉得有人在监视着司马氏一家,而且但凡有些稍稍出格的举动,就会结到县里和郡中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