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隔案算计</p>
飞虎营建营寨旬月,游龙营的战船才开至赤壁北岸。</p>
更远些的江夏水师,淮南水师,乃至于太史慈的青徐水师,还在整备出发的路上。</p>
大规模的军团作战,仅调度大军一项,便是件耗时绵长的大工程。</p>
襄阳的曹操这回倒是彻底留恋于万花丛中了。</p>
整日与行宫中的秀女们做乐,半点没有要上赤壁督战的意思。</p>
并非是曹操不在乎这最终一战的胜利果实。</p>
他生于军旅之间,是名副其实的马上皇帝,有如此大战即将在眼皮子底下上演,他的心就跟猫抓般痒。</p>
可今时不同往日,身为帝王,必定不能与部下争功。否则就是吝啬恩赏。</p>
起码在张武度过长江之前,他是不打算挪地了。</p>
只在襄阳坐镇,以防前线有变即可。</p>
同样,赤壁南岸。</p>
仅有孙策先驻,刘繇、刘表的水师还在开赴赤壁的路上。</p>
至于更远的刘璋听闻此讯,也是坐不住了,领着麾下精兵强将出蜀地,紧赶慢赶向赤壁而去。</p>
如果仅是江南之斗,刘璋只愿意出资二刘粮草,就连兵马都不想驰援。</p>
现在是面对曹操,由不得他不动。</p>
一旦大魏那头猛虎过了长江,南地再无宁日可言。</p>
这种情况下,原本安枕无忧的刘璋也慌了神。</p>
蜀地山路艰险,易守难攻不假。可若天下十三州中,十二州都归了大魏,蜀地再好守,也就是瓮中之鳖了,由得别人捏圆挫扁,再无还手之力。</p>
特别是在刘协发罪己诏,自贬为陈留王之后,汉室江山已亡。</p>
他们这些个原汉室宗亲想要继续占据大义,则必须尽快推选出个新帝来。</p>
否则人家以天子亲征不臣,他们就连奋起反抗,都得被后世记录成犯上作乱。</p>
所以这一次刘璋是不得不动。</p>
反而因为刘璋一动,原本该是最受排挤的孙策,先后得到三批分别来自荆、扬、益三州之地的粮草辎重、兵器战马。</p>
孙策不傻,自然知道他们打得什么主意。</p>
刘表、刘繇二人身处漩涡的最中心,一旦曹军过江,二人的领地必定首当其冲,率先遭殃。</p>
二人退无可退之下,必定都想举旗称帝,以拢天下向旧汉之士,占大义而与曹分庭抗礼。</p>
刘璋则全然不同。</p>
益州富庶,进出皆难。他没有定鼎天下的地利,没有称霸天下的雄心,更没有得罪刘表、刘繇的觉悟。</p>
他需要的仅是一个刘姓的帝王,好叫他继续以汉室宗亲的身份治理蜀地,这个帝王可以是刘姓中的任何人,却唯独不能是刘表、刘繇。</p>
二人按辈分划分,皆为刘璋的族叔。</p>
一旦这二人登位,理所应当的就对刘璋有了节制之权。</p>
哪怕刘璋再无雄心壮志,也不会让自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地位。</p>
于是在赤壁南,便上演了一幕三刘拢孙的神奇现象。</p>
“公瑾怎么看?”</p>
“刘表。”</p>
“你是要我拥立刘表称帝?”</p>
“正是。天赐良机,断不可错过。”</p>
“为何是刘表?公瑾可别忘了,此贼与我有杀父之仇!当初更是我一箭射偏,致使刘表丧子。我今天拥护他,他来日岂能放过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