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两代人呕心沥血所创基业,终为他人做了嫁衣,这是周瑜绝不能忍的。</p>
退曹需快,更需要伤及其元气,使北地至少五年之内再无瑕南顾。</p>
他们才有可能从这趟浑水中抽离出去,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图谋三刘,养精蓄税十数年,方有资格与曹魏一争天下。</p>
“先让黄老将军拿些无关痛痒的布防图稳住北岸局势吧,容我再想想。”</p>
“这次当然行,可是下一次呢?曹操催降的书信可是越来越频繁了,总拖着也不是回事啊。总不能放任大好机会做空!”</p>
周瑜揉揉太阳穴:“再容我想想吧。”</p>
孙策也有些恼了:“公瑾到底忧虑什么,你说出来也好让我出出主意啊,有道是一人计短,二人智长。”</p>
“那你说说,你有办法将曹魏战船连在一起吗?”</p>
孙策不屑的撇撇嘴:“这还不简单?”</p>
“简单?魏人水师逐渐成型,他们有什么理由将船连在一起?”</p>
“你看,狭隘了不是?犹记得当年先父教我水战时,将大船之间以铁索相连,中间铺上甲板,则船船之间可通战马,行至如履平地。”</p>
周瑜无语凝噎:“铁索连环之计我自然想得到,我是问你怎么使魏人连环?”</p>
“这还不简单,只要咱先这么做了,魏人看到这种战法的优势所在,自然效仿。你等着,赶明我就将铁索连舟,寻万余善射之士铺满甲板,</p>
上北岸溜达一圈,几轮齐射之下,他们吃了苦头,自然有样学样。”</p>
周瑜闻言为之一愣。</p>
转瞬大喜过望。</p>
他先前想过所有的办法,甚至想要找世之名士亲自游历北地假装向魏人献策。</p>
可这些最终都被他否决了。</p>
因为不论是谁劝说,都会显得太过刻意。</p>
人家魏人水师练得好好的,凭什么就要把战船连接在一起?</p>
经过孙策这样一番提点,周瑜豁然开朗。</p>
如果是魏人自己将船连在一起的,那就是天衣无缝之计。</p>
平时憨厚老实的孙策竟然能想出这么润物无声的良谋,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臭棋篓子出亮招吗?</p>
“好,就照你说得办!”</p>
“嗯?”</p>
这下轮到孙策傻眼了,他真的只是随口一说而已。</p>
没想到周瑜还真就答应了。</p>
“先不说这个,黄叔那边怎么回复啊?”</p>
“你就让黄将军回他:明日江东将有异动,还请小心提防。”</p>
“就这?”</p>
“就这!” ,</p>
(/79303/79303814/1010034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