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魏国变天
曹叡没有反驳,甚至没有再说话,他的目光趋于平静。
司马懿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在一边沉默。
“退下吧。”
“陛下好好歇息,老臣告退。”
夕阳从大殿前面举步维艰地褪去,夜幕涌来之后,殿内微弱跳动的烛光慢慢熄灭。
内侍急匆匆过来添加了油,将烛光重新点燃。
“陛下,奴婢该死,请陛下责罚。”
没有人回应,殿内一片死寂。
内侍跪在地上半响,才心惊胆颤抬起头,却看见躺着一动不动的曹叡,才意识到了不对劲。
七月十五日戌时上四刻,曹叡驾崩。
司马懿沉默下来,这一点他何曾没有想到过?
当时他跟曹叡说了那些,其实是希望曹叡能够再任命一个宗室大臣来制衡曹爽的。
“为何?”
当司马懿到的时候,群臣纷纷上前行礼,以表示尊重。
但曹芳时代则不同,由于曹爽被拜大将军,能与司马懿抗衡的老臣也陆续死去,这注定曹魏的政治势力将快速从多方分散变成两方对峙。
七月二十二日,傍晚,司马宅后院。
群臣纷纷过去行礼,神色哀伤。
当晚,群臣聚集到宫殿前。
对曹爽谦让的礼辞,众人无不点赞。
只是,现在新帝刚继位,曹爽和司马懿之间的矛盾尚未显露出来。
等曹爽到的时候,孙资和刘放率先迎过去:“参见大将军。”
甚至曹爽被拜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也是公开宣布的事。
“恐怕由不得父亲了。”坐在对面的司马师冷静地说道。
“父亲先后主政关中、荆州,父亲在军中威望极高,朝中有一派大臣是支持父亲对蜀人的态度的,大将军想要全面展开与蜀人的贸易,会放过父亲吗?”
这种主幼的格局与之前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曹叡时代,各方势力属于分散的,多方制衡的,唯一的主心骨是曹叡本人。
曹魏的政治格局从曹叡执政,演变成曹爽、司马懿共同辅佐新帝曹芳。
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重臣已经是当众宣布的大事。
司马昭走过来,呈递了一份文书,说道:“父亲,我已经打听到了,凉州所有的新盐交易背后的靠山都是我们那位大将军。”
曹爽还礼:“诸公心情我能理解,陛下驾崩,贼寇逞凶,国朝危机四伏,以后爽还要仰仗诸公,大魏社稷还要仰仗诸公。”
司马懿则为太尉。
司马懿接过文书,看完后,叹了口气说道:“现在朝堂上下有不少官员都参与和蜀人的交易,非我能阻止,随他们去吧。”
接下来,曹爽与司马懿一同迎来新帝,随后操办曹叡的葬礼。
例如燕王曹宇,就明确反对于蜀人贸易。
但没想到曹叡这么快就死了。
曹宇没有被任命为托孤大臣,威望和权力都不够,够的倒是他司马懿。
可是司马懿的政治主张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