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需要强权站出来集中资源对外作战。</p>
和平年代,却更需要把权力下放下去,给民间更多发挥空间。</p>
一个真正富裕的社会,是依靠整个社会发展起来的。</p>
给民间机会,给民间时间。</p>
刘禅懂,诸葛亮也懂了。</p>
相信这个年代的很多人都懂。</p>
毕竟时代进入三国时期,皇权还没有开始集中。</p>
皇权真正开始集中,是丞相消失,三省六部,群相议政。</p>
但即便大唐的群相议政,大唐的权力架构依然是多点分布的。</p>
就说大唐每年财政收入相当一部分留抵在地方,供地方使用。</p>
再说大唐宰相人事任免权极大。</p>
最后还有地方刺史依然有一部分兵权。</p>
武备制造和练兵,大唐各州都有。</p>
例如清河就号称大唐北库。</p>
这些都是地方势力强大的表现,也算是大唐皇权尚未完成集中的表现。</p>
皇权集中从大唐起步,但成熟于大宋,完善于大明,极致于鞑清。</p>
到了大宋,每年财政收入,地方是不允许留的,全部运往京师。</p>
地方也不能掌管禁军,厢军都是以工代赈的工人。</p>
所以大唐的安史之乱,各地能快速组建对抗。</p>
大宋一到靖康年间,金军击破边军后,大宋瞬间有天塌地陷之势。</p>
大明就更不必说。</p>
此时是三国时代,三国时代是东汉覆灭后的一个混乱时期。</p>
东汉是世家豪强崛起的年代。</p>
而世家豪强崛起之前,是诸侯国林立的时代。</p>
诸侯国在地方上的权力还在世家豪强之上,诸侯国有独立的司法、军队、财政、行政和人事权。</p>
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最后绝了诸侯国,地方权力短时间内出现真空,汉武帝才有机会把自己的影响力伸展到大汉的每一個角落。</p>
可时代在发展,诸侯国瓦解,地方名士随着财富和名望积累,家族在地方越来越大,终于在西汉后期出现世家豪强。</p>
从此,中国政治进入到皇权和世家豪强共生的年代,也就是东汉到大唐这段历史。</p>
而处于世家势力空前强大的三国时期,刘禅的脑海中是没有皇权能裁夺一切这个概念的。</p>
就说三省六部,这是典型的拆分丞相权力的机构。</p>
自从有了三省,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开府治事,不会再出现霍光、曹操、诸葛亮这样的权臣。</p>
刘禅更不会有御史和谏院严格监督宰相的概念,更别说财政全收京师。</p>
他自然能很容易接受李衡的这套说法。</p>
他唯一在意的是,刘家的皇帝,是不是还会像后汉晚期那样,被随意废除。</p>
而李衡也告诉他,丞相的权力也被切割了。</p>
“那若军队谋反呢?”刘禅终于还是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p>
这个问题有些敏感,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间点上。</p>
益州和李衡的关系并不像和诸葛亮的关系那样。</p>
益州和李衡之间的合作,更像是单纯的利益合作,缺乏了情感的沉淀。</p>
而按照君主时代的权力分布来看,李衡已经是严重的尾大不掉。</p>
益州知道,李衡也知道。</p>
大家心照不宣。</p>
之所以还没有正式发文调李衡回京师,也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魏还没有灭。</p>
外部矛盾依然是最主要的矛盾。</p>
“一是将调兵权收归朝廷;二是兵将分离,折冲校尉与领兵打仗的主将隶属不同司署。战时临时委派将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