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这里是个藤条编制的手工作坊,只不过干活的都是小孩子,看着都没超过十岁的样子,最小的可能才三岁左右了,铺子没有名字,应该是家庭作坊了,这都是使用童工,街道办允许吗?</p>
“爸,有客人来啦。”</p>
一个女孩看到王向东进来就转头喊了声,其他孩子也只是看了眼又埋头干活了。</p>
“来了,同志,你看有需要的吗?”</p>
这时从里头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看来这里面还有后院。</p>
“同志你好,能把那个藤帽拿下来看看吗?”</p>
“诶,好的,你看看怎么样?”</p>
男人过去把藤帽取下来放在柜台上,王向东也不急着看,掏出牡丹烟递了一支过去。</p>
“爸,店里不能抽烟,你跟客人去外头抽去。”马上有人反对了,还是刚才那个女孩。</p>
“哦,同志,不好意思啊,咱们坐外头去好吗?”男人挠了挠头说道。</p>
“正好,那咱们去外头聊。”王向东点头了,正好问问他这里是啥情况。</p>
男人叫江无边,是码头的搬运工,他这个铺子相当于一个小型孤儿院了,已经收养了有九个被遗弃在码头上的孤儿,最大的就是刚才那个女孩,十岁了,叫江尚三。</p>
“同志你别见笑啊,我也没啥文化,这些孩子就是按顺序取的名字。”</p>
“既然是孤儿,你怎么没送街道办啊,你养得过来吗?”王向东好奇了,九张嘴巴呀,你这编制藤条物件能卖几个钱啊,他帮扶几家贫困户都被人说道,你这也太张扬了吧。</p>
“街道办已经顾不过来了,去年还往北方送呢,这两年南方的水灾没停歇,孩子养不了就往码头扔,老九就是上个月扔我家门口的,我们两口子也没孩子,那就接过来养呗。”</p>
“我们也不图啥名声,我们两口子打小也是跑船的收养大的,后来继承了这个铺子,人嘛,总有感恩的念头,其实也有些私心,江家把我们养大,我们却没给江家生儿育女,这些孩子既然是在码头上捡的,那就当是我们江家的了,街道办也同意了,其实还是我们赚到了,哈哈。”</p>
“再说了,我那口子会编藤条,我做搬运工,加上街道办给的补助,孩子们也懂事,总能有口饭吃的,所以我们就养着了。”江无边很坦然的说道。(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