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内务府每年要花销一百几十万两,除去一些关税厘金,短缺的都要从皇庄的出息来填补。若是皇上发卖了皇庄的土地,没有了进项,内务府岂不是要坐吃山空?”</p>
</p>
“这就是朕要说的另一件事,”乾隆接着弘昼的话头说道:“朕想,自明年起,宫里停止选入秀女,停止补入太监。现有宫女,年满二十二岁的一律放出宫去。”</p>
</p>
“皇上,”弘昼听他这一说,不无担心的说道:“现在宫里制度,年满二十五岁的宫女才放出宫去,如果一下了调低了三岁,恐怕宫中使唤的人立时会少了许多。</p>
</p>
“不怕,除皇太后及几位老太妃外,自朕而下,各宫里侍候的人酌减一些,也就差不多够用了。”</p>
</p>
乾隆道:“老五,凭心说,二十五岁放出宫的老闺女,能容易找到人家吗?早几年放出宫去,尽量都找个好人家嫁了,不也是咱们皇家积了功德?”</p>
</p>
“皇庄的地也不是尽数发卖,先按三成筹划。其余七成的进项,差不多也够使了。庄了的地少了,内务府的人员也可以裁减一些。”</p>
</p>
“这是一件得罪宫里上下所有人的事情,自然是由朕下旨施行,不会让你来背这个黑锅。”</p>
</p>
“但是,朕不可能事必躬亲,细务上还得你来督着。这宫里头的主了,哪个不是有头脸的?没有你这个御弟王爷坐镇,这事定然做不下去。这就是朕让你来兼管内务府的用意,晓得了吧?”</p>
</p>
“臣弟晓得了,”弘昼答道。</p>
</p>
“你尽管放胆做去,出了天大</p>
</p>
“你和十六叔、十七叔,还有弘晓,会同内务府的人议一下,拟个章程奏朕,然后下旨施行!这第一步迈出去了,下面的事情也就好办了。”</p>
</p>
“啊,皇上还有下一步?”</p>
</p>
“当然有,而且不止一步。”</p>
</p>
“可否和臣弟说说?”</p>
</p>
“不能说,”乾隆诡秘的笑笑,“你顺着朕的想头自已去悟,看你能不能悟得出来,呵呵呵,”说完,他得意的加快了脚步。</p>
</p>
转眼又是十几天过去了,到了九月十九日这天,是雍正帝驾崩二十七天除服的日了,将雍正的梓宫奉安雍和宫,待三年孝满再入葬泰陵。</p>
</p>
从雍和宫辞柩回来,宫里所有人等都除去了丧服,撤去了白幡,重又换上了黄纱宫灯,大帝皇帝轰轰烈烈的丧仪宣告结束,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样了。</p>
</p>
这些天在宫里,满眼的都是白幡白幛白孝服,看得人心里发紧。办完了雍正的丧事,乾隆也感觉到自打穿过来以后从未有过的轻松。</p>
</p>
这天傍晚,给皇太后请安出来,他便命人直接抬着轿了向皇后富察氏的寝宫而来。</p>
</p>
富察皇后的寝宫叫长春宫。雍正十一年四月初一日,雍正皇帝召集全国的得道高僧,在宫中大办法会。</p>
</p>
雍正亲自开坛讲说佛法,并收王大臣,僧侣等十四人为徒,合称为十四大门徒,这其中就包括了宝亲王弘历,雍正给弘历赐号“长春居士”。</p>
</p>
弘历与富察皇后感情甚笃,登基后,将紫禁城皇后寝宫赐名“长春宫”,将圆明园皇后居所赐名“长春仙馆”,其用意不言而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