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乾隆道:“老西林你说的倒也是实情,范家确是为朝廷出了很多力,立了很多功劳。”</p>
</p>
“可是打从顺治朝开始,百十年来,范家几代人籍着皇商的名头,挟着内务府的威权,对外把持着日本铜斤进口,在内持有长芦、河东两处盐区的盐引近两万道,其他木材、马匹、人参、貂皮生意还不算。”</p>
</p>
“范家早已富可敌国,比之报效朝廷的银了,获利十倍也不止。”</p>
</p>
“范家了弟有十余人在朝为官,从知府、道员到藩台、提督,绝少有正途出身,都是朝廷恩赏。”</p>
</p>
“范家现今已是上通朝廷,下连市廛,亦官亦商的豪门巨富之家。朕问你们,朝廷对他范家还有何亏欠?”</p>
</p>
账怕细算,经乾隆这么一掰扯,登时让在座的人俱都哑口无言。</p>
</p>
他接着说道:“其他几家为朝廷出过力的皇商,情形大约也和范家差不了多少,朕就不一一细说了,只有他们沾了朝廷的光,朝廷再不亏欠他们的。”</p>
</p>
“既如此,就不能再让他们把持着那么多的生意,阻碍朝廷的治国大计,来成就他们的私财!”</p>
</p>
“朕意已决,所有皇商一体裁撤,自户部及内务府公文送达之日,封存银账货物,不得再以皇商的名号有新的生意往来,未做完的生意要尽快完结。”</p>
</p>
“等候内务府、户部及都察院来人盘点货物,核查账目,该收回的,银两交户部,货物交内务府,然后遣散人员。”</p>
</p>
“有亏空的,限期弥补,不能弥补的,或有贪污纳贿、中饱私囊的,一律锁拿抄家!江南三织造也一体照此办理,以半年为期,全部清理完毕。”</p>
</p>
众人见皇上已经说得毫无余地,便没人再敢提出异议。</p>
</p>
弘晓道:“皇上,军中所需物资大多都是靠皇商采办,待皇商裁撤后,这些事宜该如何办理?”</p>
</p>
“这个朕也已经想好了,户部新设立一个采办司,以后不只是军需,朝廷及宫中一切所需,开列出采办清单,由有司吏员逐级核准后,交户部采办司。”</p>
</p>
“户部采办司会同相关各有司吏员向民间商家发布采办清单,有资格的商家都可以前来,向户部交</p>
</p>
“买卖公平,银账明白,一年不知道能省了户部多少银两。”</p>
</p>
“如此一来,各省的商家必然竞相到京师来开分号,以期通过竟价从户部得到生意。这样既繁荣了市面,又能保证朝廷和宫中所需,是不是一举多得?”</p>
</p>
这一番设计,任谁都能看出比之前内务府与皇商把持着采办的做法好得太多,众人再无任何辩处。</p>
</p>
弘昼笑道:“皇上,如此一来,内务府就没了任何采办的差事,怕是要闲下来好多人。”</p>
</p>
乾隆道:“朕倒也为他们想好了去处,若是他们真心想做,就是内务府的人都去了怕也不够。”</p>
</p>
“只是倘若他们仍旧像以前那样,个个拿出爷的作派,正经事儿一概不懂,只知道赚黑心钱,怕是迟早还得丢了这个饭碗。”</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