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余庆还在野王一线,率领三万大军与驻扎在怀县的东燕豫州都督傅修之的两万余步骑对峙,并没有发动进攻。
事实上,之前拓跋余庆没有继续向前推进,是因为粮草不够用,都拿去支援慕容盏和宇文涉进攻关中了。
拓跋余庆先是让两万突厥骑兵撤走,后来又因为运粮压力把部分队伍撤到上党附近,只留下三万多人与官军对峙。
现在机会来了,拓跋余庆是有能力击败傅修之部的,只要他把麾下的大军都调过去,兵力就是傅修之的两倍以上。
这么干无疑是对突厥人的策应,使东燕军不能全力应对。
但西魏的两个宇文大将军,都不支持这时候打东魏军的傅修之部。
一来是洛阳方面重新建立了新的中军,就在邙山一带驻扎,观望着黄河北岸的河内郡的情况。防备的就是拓跋余庆大军下来掺和幽冀战场。
二来是如果助突厥人打赢河北的东燕军,西燕军也捞不到什么好处,河北说不定就被会突厥人收入囊中。
所以最符合西燕的利益就是坐山观虎斗。
对于西燕朝堂上,最好的结果就是突厥人败走,东燕伤亡惨重。
到时候西燕就可以东出太行,席卷河北。
若是能把河北收入手中,就可以说大事略定了。
虽然突厥现在是西燕的盟友,始毕可汗还跟慕容盏有父子之约,但如果有机会,慕容盏是一定会狠狠给突厥人来上一刀的。
毕竟始毕虽然是他姑丈,但毕竟不是他亲爹。
想想自己当了皇帝还被人册封为“长安可汗”就他娘的那都不自在。
至于恩义?
别开玩笑了,慕容盏可是拿朔方、五原等五郡之地,以及低头弯腰喊爹换的突厥人支持。
裴弘德等人并没有针对此事提出意见,这些被肯在西燕做高官的,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正直守节之事。
换句话说,全都是二臣。
做二臣要是不会见风使舵,是不活下去的。
所以这群人很明智的都没有对如何用兵等事指手画脚,而是对目前关中和治安、税赋、民生等提出了一些问题。
慕容盏对此是不怎么耐烦的,裴弘德跟几人说的大部分事情都准奏了,另外几件没有准奏也不是因为事情不妥。
而是慕容盏觉得这官员所请,不能一股脑的全都同意了。
就算是合理的,也得装着思虑一番,把事情晾一晾,然后在批准。
这样就体现了他作为皇帝,处理政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以防下面的这几个人精一样的大臣糊弄他。
而且什么事情都允准,皇帝也就是去威严了。
军政大事都讨论完成了,这场在含元殿偏殿进行的小朝会就算结束了,众臣散去之后。
慕容盏又把舅父宇文成业和表弟宇文萧留下了说了会话,以示亲近。
等到偏殿只剩下他自己的时候,才漏出一张略带疲态的面孔。
瘫坐在大椅上,嘴里念叨着,“阿耶,怎么感觉你当皇帝,当得那么快意,天下人都惧怕你,宫内人人都讨好你,还有那么多大臣效忠与伱,这是怎么做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