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传卷的过程是‘杏坛大讲’的一个必备环节。‘孔圣’他老人家活着的时候学识渊博,君子之道更是足以感应天地,他死后用毕生知识和修为留下的‘杏林简’自然也不是凡品。</p>
这‘杏林简’一共三百卷,每一卷上面都没有实质性的文字,只有孔圣他老人家对天地的感悟和他毕生所积累的知识,所以这些融合着孔圣对天地感悟的竹简也是有自己的灵性的。</p>
所以当儒门弟子接触到‘杏林简’时,孔圣他老人家存留的意识便会在一瞬间感应到这位弟子在学术上的思想和知识上的短板,如果这卷竹简上的知识可以这位弟子的需要,那么竹简就会爆发出儒门特有的文气青芒,标志着竹简对于这位弟子的认可,反之则不会发生任何变化。</p>
所以这杏坛大讲的第二部就是所有人相互传送杏林简,以保证每个人得到的都是自己最为需要的或者是可以适用于自己现在情况的那卷竹简。</p>
而当初也正式因为杏林简的这一特性,儒门才会将‘孟氏’‘程朱氏’‘董氏’这些理念与儒家根本思想有着很大差别的体系纳入到儒门之中,因为他们的弟子在接触杏坛简的时候是能产生青芒的,这可以说是孔圣他老人家对他们的一种承认。</p>
至于其他宗门弟子,儒门的前辈们自然也是做过实验的,基本上可以说除了现在被囊括在儒门分支之中的这些流派之外,整个修真界就没有哪个能让‘杏林简’起反应,呃……包括正邪两道基本上有点名气的,儒门的老祖宗们基本都试过了。</p>
也正是因为杏林简的这种特性,包括林子烨在内的这最后十三个人才格外的尴尬,因为没有人会认为这些只有几十一二百岁的弟子能拥有让孔圣都无法教授的学问,而这‘杏林简’虽然分卷但每一卷又都包罗万象,所以过了十几轮还没有让杏林简认可的人除了愚钝到根本不配让孔圣传授知识之外,没有第二种说得通的解释。</p>
因此这最后的十三个人的压力可想而知,就比如此时林子烨身旁的一位不认识的男弟子,此时已经满脸紧张汗流浃背,更不要说那几个已经快要哭出来的女弟子。</p>
不过这里面要说心态最好的,反而要数入门时间最短的林子烨,虽然他也紧张但他林子烨其实已经预见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毕竟在不到一年之前他还是个弱鸡,即便最近这段时间看了不少书也领悟了不少天地之理,但是相比于那些从下系统学习的人还是要差的多。</p>
所以林子烨来参加这个‘杏坛大讲’的心态完全就是‘有所收获再好不过,没有只当长见识’,所以此时他不仅没有作为‘本支’最后一个人的紧张,反而还有闲心用眼神调侃剩下的十二个人。</p>
不过无论这些参加者多么紧张或者多么难堪,必要的环节还是要进行下去的,所以包括林子烨在内的这十三个人手中的‘杏林简’还是要继续传递起来。</p>
因为‘杏林简’总数量足有三百之多,所以即便已经过了十几轮实际上林子烨他们基本上都还没摸到过重样的‘杏林简’,甚至说还在场上的十三卷林子烨他们都仅仅触碰过他们手里的这一卷。</p>
所以场上的这十三人可以说都还很有希望,至少不至于被挂到场面上。虽然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到最后都没有得到过‘杏林简’认可的人,有事甚至还不止一个,但是那些人最后的下场可以说是在场所有人都不敢想象的。</p>
轻则被同门排挤称为打杂弟子混吃等死,重则直接废掉根骨扔出修真界,而能参加‘杏坛大讲’的基本上都好几十上百岁了,基本上凡世的家人朋友老的老死的死,即便回去了也是孤家寡人一个,王质烂柯的故事可不仅仅是个故事……</p>
所以当竹简再次被传递起来时,无论是那些已经抱着竹简退到一旁的儒门弟子,还是包括林子烨在内的还在场中央的十三个人都不由自主的紧张了起来,当然林子烨更多的是被现场气氛带动的。</p>
虽然场面形式有些不太好看,但是能来参加这次大讲的哪个不是各个分支中年青一代的佼佼者,所以在一轮轮的传递中获得‘杏林简’认同的人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仅仅又经过了三次传递就又有五名‘幸运儿’离开了这个小圈子回到了大部队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