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门被叩响没多久,就听着院内有脚步声传来,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年人上前将院门一把拉开。</p>
“什么人?有事?”</p>
曲清言回身看向余有台,见他一步步走到自己身边,这才掂量着开口说道:“我们兄弟二人是自安和县搬来的,之前读过几年书想再继续读上几年,我哥!”</p>
她抬手往余有台身上比划了一下,心下虽然偷笑可面上还是一派天真的说着:“我哥书读的特别好,上一次差点就要过府试了座做秀才了。”</p>
他们二人相貌都太过年轻,尤其是曲清言身量不显,换下官袍站在余有台身侧就像是一个不喑世事的少年。</p>
门内的中年大汉视线在他们二人的身上搜着,目光落在曲清言那件冬青的双层锦斗篷上时微微一凝。</p>
“进来说话吧。”</p>
“嗯,”曲清言笑眯眯的应声,一侧头面上的笑更加欢快:“来,哥,你先进来看看,在家再怎么看书做文章没有先生指点总归是会差一点的。”</p>
她说话间就差去扯余有台的袖子,她这般亲昵的称呼让余有台本就有些严肃的面庞又变得有些僵硬。</p>
一人轻松一人僵硬,两人进了书院便隐晦的打量着。</p>
书院之风兴起于鞑子入侵中原的前朝,有学之士在各地兴建书院,本意皆是作育人材。</p>
前朝与本朝不同,状元的名头含金量更高几分,在前朝曾出过多个状元出身不过十年就位列宰执的权臣。</p>
四大书院更是出过许多风流人物。</p>
只本朝因太祖出身草根,对书院多有成见,建国之初就在南京兴建了国子监,又几度扩充,曾经风光无限的书院彻底销声匿迹,各地只余这种启蒙书院,供童生就学。</p>
盛名之中的各大书院皆占地极广,院内亭台楼阁、花鸟水榭一应俱全,只有些已是毁于战火,虽然几经重建却也失了最初的味道。</p>
曲清言原本是有些好奇的,跟着那中年人进门绕过影壁后,她就不由得有些失望。</p>
这间书院并不是北方那般标准的院落结构,结构并不规整,带着几分南方才有的疏阔。</p>
只院中结构极是简单,院落之间只一点树荫用作遮挡,一眼望去正院授课之处堂屋破旧,屋顶的脊兽都已被风侵蚀的不成样子。</p>
这当真是最近几年才在镇上立足,招收了不少生员的书院?</p>
曲清言还来不及多想,那中年人已是带着他们二人进到了一处院中,院内正房门窗紧闭,只东侧厢房有一间开着房门,有几人进进出出不知是在忙些什么。</p>
“你们是准备今日就交钱报名是吗?”</p>
中年人将他们二人引进去,在一个老者耳边交代了几句就先一步出了房门。</p>
那老者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两人的面容和穿着,视线落在曲清言身上倒是难得同刚刚那中年人露出相同的神色。</p>
曲清言倒不觉自己穿的如何好,这本就是一个家无担石,非色丝盛服不出的朝代,哪怕家中已是五米下锅,一旦到了换装的季节也要扯上几尺簇新的纱绢,做上几身新衣。</p>
他们这般穿戴落在这二人眼中才应是适宜才对。</p>
果然,那老者收回了打量的目光就直接问起他们来此的目的。</p>
曲清言适时的侧头看向余有台,面上带出几分困惑:“我们刚搬到镇上没多久,对这里还不是很清楚,听人说起书院……”</p>
“你们刚搬来?之前在什么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