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见朱慈焕还有些茫然,又说道,“比如如今的陛下,人虽然被软禁在后宫。但他的妻子、儿子掌控着北方大局;他的另一个儿子、女儿、女婿掌控着南方大局。谁敢否认他是皇帝,谁敢打破这种平衡,谁就会遭到群起而攻之。在任何一方没有打破平衡的前提下,陛下他永远都是皇帝。”</p>
“至于皇帝能控制多少军队、官员,完全不是衡量标准。陛下能控制的官员寥寥无几,太祖皇帝能说出名字来的无非就是一百个官员,这个差距放在全天下,完全可以忽略不计。”</p>
“皇帝的存在,就是平衡各个利益派系,凝聚天下人心。一个政体要高效、有序的运转,不需要皇帝来独揽大权,乾纲独断,而是必须交给专业的人士来运作。”</p>
“齐桓公放权管仲,结果齐桓公成了春秋五霸之首;蜀汉后主刘禅放权诸葛亮,结果小小一个蜀汉非但没有灭亡,还能打得偌大一个曹魏举全国之力来防备,连宫殿也不敢修建。反而如同始皇帝这种每日批改奏章一百二十斤的,偏偏搞得天下民不聊生,人人自危。”</p>
朱慈焕听了方原这番讲述,全是借古喻今,却没有半句提到实际权力构架上。他默然了一会,开门见山的问道,“老师说一说这虚君实相制怎么构架,我愿洗耳恭听。”</p>
虚君实相制刚如何构架,关系到双方利益的分配,这才是双方能否达成一致结论的重中之重。若方原吃了肉,连汤水也不给大明皇室去喝,那根本就没法谈和。</p>
方原说道,“所谓虚君实相制,也是两权分立制,简而言之就是将顶层的权力结构划分为两大族系。一条线是皇族,名义上就是最高统治者,由大明皇室世袭罔替,与现在一般无二。一条线是摄政王系,掌控内阁,就是我方原这一系,也是世袭罔替。如今的内阁里,只有官员、乡绅、富商三方代表,等统一天下之后,我还会将玄甲军的管理也纳入内阁,也就是说,全天下的军政大权全由内阁操作运行。”</p>
朱慈焕听了微一皱眉,天下大权在内阁,而内阁由摄政王一系来掌控,换句话说,不就是在现今大明的体制下,生生硬加了一个摄政王,将大明皇室架空了,“老师,这个虚君实相制不就是架空皇族,将皇帝当成了傀儡,实权全在摄政王一系?”</p>
方原正容说道,“不,我的设想是摄政王一系拥有内阁票拟的批红权,对任何重大军政事务的一票否决权;而大明皇族拥有内阁人选的提名权,同样拥有对任何重大军政事务的一票否决权。”</p>
“再说清楚些,谁入内阁,由皇帝来决定;内阁怎么运作,由摄政王来决定。但凡有重大军政事务,必须要经双方一致同意才能实行。这么一来,双方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制衡,不至于造成一方独大,祸乱天下的局面。”</p>
朱慈焕默默的消化了方原提议的这个基于两权分立的虚君实相制,在古代皇权看来,这当然是分割了皇权,弱化了皇室的权力。</p>
但如今的天下军阀并起,哪里还是大明皇室的天下?天下是方原、玄甲军打下来的,在众人看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皇帝之位有能者居之,方原就是直接废了大明皇室,自己称帝也是理所当然。</p>
但方原设计的这个制度下,取得天下的红利却是由皇族、摄政王两方共同来分享,其实就是主动让渡了本该属于方原的部分权力,交到了大明皇室手中。</p>
朱慈焕真正顾虑的,不是大明皇室的权力被弱化了,而是这是不是方原的缓兵之计,夺取了天下之后会出尔反尔,反问说,“这是老师的真实想法?老师夺取天下后,真的会保留大明皇室,甚至还交出手中的部分权力?”</p>
方原对他的顾虑心知肚明,今日就是要和他开诚布公的谈心,然后双方同心协力的达成统一天下的目标。</p>
方原淡淡的说,“吴越王,这真是老师的心里话,绝非诳语。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朽,无论皇族一系,还是摄政王一系,都不能乾纲独断,独揽大权。否则,久而久之必然腐败、没落,直至灭亡,逃不过历史王朝更替的周期率。”</p>
“古往今来,王朝更替,无一不是军阀混战,百姓人命如狗,皇室家族男丁被屠杀殆尽,女丁则被凌辱,惨不堪言。老师的想法,就是为了规避历史无限循环的王朝周期率,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p>
“老师能想到避免王朝周期率的法子,就只有两点。其一,高层、底层上升通道的通畅,必须给予底层百姓进入权力高层的机会;其二就是顶层权力结构的两权分立,相互监督,避免出现昏君、暴君无人制衡的局面。如今天下唯一能参与权力制衡的势力,就只有大明皇室,所以吴越王不必担心我会出尔反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