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直到万历四十五年秋才被允回京。</p>
小麦和玉米的试验田成功了,这两种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比小米更加泼辣、皮实,耐旱、耐高温。</p>
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的最高产量达到了每亩三石,玉米的产量更高,每亩四石。这个产量,在没有良种、没有化肥的今天,实在是算高的了,要知道小米的产量每亩也就是一石。</p>
不仅产量提高了,而且小麦磨成面,蒸馒头也好,包包子也好,口感非常好。玉米的口感差一点,但熬粥喝还是不错的,关键是产量高啊,这个年头,只要有口吃的,饿不死人就行,哪还顾得上讲究口感?</p>
当于良臣把试验田的数据报给王兴、钱士完时,王兴倒是没什么,不但没觉得产量高,反而觉得低了,后世这两种作物产量分别可以达到了800斤、1000斤以上,当然那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取得的成果,以后条件允许了,一定首先把良种培育提上日程。</p>
跟王兴截然不同的是,钱士完听到这个数据,看到于良臣拿来的粮食样品,竟然激动地落下了眼泪,先是感叹道:“这下好了,山东百姓乃至黄河以北的百姓,再也不会挨饿了。”</p>
随后又对王兴深施一礼:“任之,我代山东百姓感谢你啊!活人无数,你功德无量啊!”</p>
王兴连忙逊谢:“钱大人,这又何必?你我同为朝庭命官,为百姓谋福利不是应该的吗?”</p>
“任之,朝庭诸公都在忙于党争,下层官吏都在贪污腐败,像你这样胸怀天下,一心为民的官真是不多啊,钱某心悦诚服。”钱士完由衷地赞道。</p>
“钱大人,不要再捧我了,我这是在尽自己的本分而已。不过,钱大人,后续推广种植、兴修水利的事还很繁杂,尤其旧河清淤、新河开挖,争取每一地块都能用上黄河水,这项工程很大啊。”王兴说道。</p>
“放心吧,任之。我就是累死在任上,也不会让你的心血付之东流!”钱士完说道。</p>
不得不说,钱士完作为一省巡抚是非常称职的,清廉耿介,任劳任怨,是难得的好官。</p>
将这么大的事托付给他,完成他“为生民请命”的理想,王兴是放心的。</p>
……</p>
王兴和钱士完的折子递上去,皇帝览奏大喜,下旨慰奖王兴及山东官员,并让王兴回京述职。</p>
离京一年多,王兴早就想家想得不行不行的了,一听允他回京,自是欣喜若狂,当下与钱士完、李长庚、汪有功、于良臣等撒泪而别。</p>
回到京城,还不能先回家,必须先去皇宫复旨,这是先公后私之意。可刚到京城,皇上就派人传旨,让王兴先回家,何时进宫再听旨意。</p>
王兴心里那个激动啊,心说:“皇上,您真太好了,太体谅人了。”</p>
转念又一想:“不对,也不能算太体谅人,我上了好几次折子,现在才让我回家,怎么就算体谅人呢?哪怕让我回家看看,再让我回去呢。可见他心里还是自私的,不把山东自救的事办好,就是不让我回来。”</p>
不管怎么说吧,先让回家,再去述职,也算好事。</p>
王兴谢了恩,也不管李忠和锦衣卫们,带着英子、洪林和众家丁急急往家里赶去。</p>
来到府门口,就见侯国盛、李瑞及众家人都正等着,王兴一下轿,侯国盛打头,李瑞及众家人在后,忽拉拉跪了一地。</p>
“儿子给干爹请安!”</p>
“老奴给老爷请安!”</p>
“给老爷请安!”</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