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一里才能开炮!再去通知弟兄们一遍,都给我瞄准了再打!不能浪费弹药!”</p>
陈奇策不但是这支舰队的总指挥,而且还是“海军一号”的舰长,他不断地大声布命令,李元利却一点忙也帮不上,只得拉开指挥室里的了望孔拿出望远镜看正前方的贼船。</p>
现在离得又近了很多,已经能够看得很清楚,海贼驶在前面的正是陈奇策刚才说的三桅大炮船,这船看起来竟然和“海军一号”差不多长,但却比“海军一号”要高得多,似乎甲板上还有三层船楼。</p>
李元利看得哈哈大笑,陈奇策问道:“王爷因何笑?”</p>
“这船又长又高,正适合做靶船!我是觉得咱们运气好。”</p>
“一炮轰去楼就没了,说不定还会沉,怎么拉回去做靶船?”陈奇策还以为李元利是想将这船俘虏回去做海军学堂训练用的靶船。</p>
李元利却又接着说道:“就是现在!现在它就是咱们的靶船。让兄弟们好好练练!”</p>
其时郑成功的水师,拥大小战船五千多艘,水师二十镇,士卒达三万多人。并且已经确立了五五制的镇协班建制,每镇一千人设镇将统带,其下分为五个协由协将统领,每一协设正领班五名,副领班十名,副领班辖班长及冲锋官各一名,班长、冲锋官各统领士卒五十名。</p>
每个班的兵员构成各有不同,装备不同武器负责不同战斗任务。</p>
除了每镇配备的兵力以外,每艘大舰另配士卒四十名,中舰二十名,小舰十名,以备登6跳帮作战之用。</p>
李元利刚才从望远镜里看到的大炮船,每一镇仅配备一艘,而现在出现在眼前的三桅大炮船不少于十艘,也就是说,郑成功这一次迎战大兴军,起码出动了水师一半兵力。</p>
大兴军三万多海军将士倾巢而出讨伐郑氏,但郑成功却只派出了一两万人到南澳来迎战,这并不是他小看大兴军,而是实在迫不得已。</p>
郑军经过扩军以后,从原来的两三万人一下扩充到十多万士卒,这些兵力如果只是驻守金、厦,那肯定是绰绰有余,但现在郑军趁着清军撤退,派出将士深入6地收复各州县,而且厦门、泉州等沿海府县、岛屿也要派兵把守,这两万名水6将士,已经是他能调动的极限。</p>
两军船只距离越来越近,肉眼已经隐隐能够看见对方船上挂的旗帜。陈奇策将十二艘铁甲舰全部排成线列作为头叠[第一拨攻击],六百料以上大帆船作为二叠,其它小型船只,则只能先远离战场,必要的时候才会靠拢来参战。</p>
天气很好,海浪拍打着战舰,溅起无数水花。</p>
现在刮的是西北风,郑军从东而来,风向对他们极为有利。郑成功以舟师称雄于海上,麾下水师将领都熟识风讯,他们在两三里外将船放缓下来,准备列好阵势再起攻击。</p>
这个年代海战的战术,基本上都相差不大,交战双方都是以头叠船为前锋先冲击敌阵,二叠船在后面伺机策应或扩大战果,每船另选派精兵坐在船舱之内,待本船与敌军战船接舷时,一齐从舱内冲出,跳帮与敌人作战。</p>
郑军负责指挥此次战斗的是伪忠靖伯陈辉,其余将领分别是陈奇、黄大进、黄兴、林锡、蓝芳、施举、沈奇等十镇镇将,这些人都是老海寇出身,自然对海战十分熟悉。</p>
他们在陈辉的指挥下,如大兴军一般将十条大炮船作为头叠,其余中型战船作为二叠,还有一些小船则游弋在大船之间。</p>
郑军各船之间的通讯方式,如是晚上则点灯笼,白天悬旗及鸣炮,但有些比较复杂的命令,就得有人专门乘坐快哨到各船去传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