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灾难虽然可怕,但并不是没有救治的办法的。”蒂姆嘿嘿一笑:“让我先想想办法,然后你们开始学习并掌握这个办法,最后再想办法创造出相关的药物来,你们可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p>
“陛下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的。”几人连忙点头答应。</p>
蒂姆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整个人开始静心搜索脑海中的历史,希望能从历史的长河里面找出一些解决办法来。</p>
此刻是中世纪的欧洲,在这个时代可并不像现在社会那样存在着大量的抗菌药物,因此用现代的治疗办法肯定是行不通的,毕竟要去哪里找抗菌药品呢?</p>
想啊想,蒂姆终于搜索出了一些信息。</p>
中世纪时,黑死病横行欧洲,当时的医生为了杜绝感染,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戴着黑帽,戴上可过滤空气、状如鸟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护着,手着白手套,持一木棍,用来掀开病患的被单或衣物、或指挥病人如何疗病,他们深深地相信这样的装备可以保护自己免於黑死病的感染,不过到底有没有用,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p>
此外,为治疗黑死病,人们用尽一切稀奇古怪的治疗方法,有的人吃下粪便和灰烬,有的人将黑色肿块切除,有的人甚至把活蟾蜍放到胸前,不过效果似乎不是很好。</p>
直到1823年,德国化学家契弗尔发现脂肪酸的结构和特性,然后肥皂问世了,毕竟肥皂即是脂肪酸的一种,19世纪末,制皂工业由手工作坊最终转化为工业化生产,在黑死病盛行的后期,由于肥皂的发明,使其感染几率下降,最后直到灭绝。</p>
而在19世纪时,中医也有防止黑死病的办法。</p>
在1890年-1894年的甲午鼠疫大流行,主要是民间自救,中医为当时的主流医学,勇敢站出来应付这种未识的烈性传染病,陆续出现一系列鼠疫中医防治专著,如吴宣崇)、陈兆祥、罗芝园、黎佩兰、郑肖岩、余伯陶等数部相关的鼠疫防治专著。</p>
吴宣崇与,在病原学方面,他认为疫气来自地气,提出同一地区城市多死而山林可免;同一居宅泥地黑湿多死而铺砖筑灰可免;暗室避风多死而居厅居楼可免。同一家宅婢女小儿多死,是因为她们经常贴地而坐或赤足踏地;其次为妇人,因为她们经常居室地,再次为静坐寡出的男子。可见他已经看出阴暗潮湿处易于染病的特点。</p>
吴宣崇提出一些可行的防避之法和生药方、熟药方、治出斑方、治疔疮方等。今保留的熟药方药味为:大黄、朴硝、枳实、川朴、犀角、羚羊角、黄连、黄芩、车前、泽泻、连翘、牛子、桃仁、红花、紫草茸、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p>
此外罗汝兰的改用解毒活血汤加减,主方是连翘三钱,柴胡二钱,葛根二钱,生地五钱,当归钱半,赤芍三钱,桃仁八钱,红花五钱,川朴一钱,甘草二钱。罗氏还考虑以生药代替熟药之法。如犀角、羚羊角被植物药替代后,植物占中医鼠疫药的绝大部分。</p>
余伯陶的中记录:“鼠疫又名核瘟,言是症之必见结核也。”清代郑肖岩着八篇,介绍鼠疫的预防,辨证及治法,并附医案及验方。</p>
(https://www.yqwxw.cc/html/112/112303/23099849.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