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舟见过先生!”</p>
再一次一躬到地,陈舟的骨子里,尊师重道的概念,还是很重的。</p>
等陈舟出来,把被先生收下的消息告诉父亲和两位哥哥,老陈头几乎立刻就红了眼眶,仰起头双手合十:“上天保佑,我们陈家,也要出个念书的人了!”</p>
大郎也是高兴得连连点头,拉着陈舟的手,攥得陈舟呲牙咧嘴。</p>
陈二郎干脆跳了起来,险些把大郎递到手里的兔子抡飞了。</p>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陈舟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把这书读好。</p>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价值观。</p>
只是不知道这大明朝的书,比起现代的硕士来,有没有难度?</p>
先生收下了陈舟做学生,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p>
两百个铜钱的束脩送上,加上那两升粮食,还有那只剩下的野兔。</p>
学籍登记上了,还给了一个回执,张平夷的私印扣在上面。</p>
虽然不是什么正式的学籍,可是拿回去,在甲首收缴赋税的时候,还能减免一点钱粮。</p>
这也是这个时代对读书的最大鼓励了。</p>
陈舟,已经成了冯家私塾的正式学生。</p>
在把稻谷送到厨下的时候,那位负责厨务,据说是先生夫人的妇女,还顺便问了一句,陈舟需不需要在这里住宿?</p>
如果住宿的话,那还要额外地缴纳些钱粮。</p>
没等老陈头回答,陈舟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住宿。</p>
嗯,要做一个走读生——正好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p>
这具身体,有些过于柔弱了。</p>
老陈头见陈舟坚持,也只得无奈地同意,虽然住在这里会方便些,可是一年半载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p>
左近的村子倒也有几个在这里住宿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冯家庄子弟,他们是不用住宿的。</p>
好在两个庄子离着不算远,不行的话,先让大郎二郎倒着送上几天。</p>
陈舟如此坚持,其实是源于一种愧疚,前世,让父母操的心太多了。</p>
第二天,陈舟很早就起来了,因为母亲李氏比他起得更早。</p>
一碗很稠的碎米粥,已经是全家最好的饭食了。</p>
眼见开春之后,就是农户最为着紧难熬的时候。</p>
老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不仅一年的农活要安排下,还得顾着青黄不接的时候,让一家老小不至于饿肚子。</p>
对老陈头而言,这不亚于是国家战略。</p>
而李氏,则是全权负责全家的后勤。</p>
二郎看着这一碗散发着米香的碎米粥,有些眼馋地舔了舔嘴唇。</p>
李氏叹了一口气,直接把粥端到了陈舟的面前,随手又把手里攥着的一个鸡蛋在围裙上擦了擦,顺手在桌上磕了一下,放在碗边。</p>
老陈头端起一碗米汤,呼噜呼噜喝了两大口,顺手拿起一个黑面馒头,掰了半个,迟疑了一下,又掰了一半,放到了米汤里,挑上两根咸菜,继续大吃起来。</p>
陈舟心情有些沉重。</p>
昨天去私塾,事情还算顺利。</p>
这两天他一直在床上躺着,吃的碎米粥尽管有些难以入口,可是还能下肚。</p>
今天这一看,自己吃的,已经是这家里最顶级的食物了。</p>
那桌上筐子里的黑面馒头,陈舟发誓,除了煤,就没见过这么黑的馒头。</p>
可就是这样的馒头,也不能敞开肚皮吃。</p>
陈家兄弟三人,基本处于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p>
那两百个铜钱的束脩,此刻沉甸甸地压在陈舟的心头。</p>
退学是不成的,否则一定会被老陈头打死。</p>
拿起碗边的咸鸡蛋,从顶上剥开,用筷子一戳,立刻就有金黄的蛋油流淌了出来。</p>
陈舟明显听到了二郎咽唾沫的声音,抬头看时,二郎已经把一大碗米汤端起来,筷子飞快地划拉着,划得碗底响成一片。</p>
陈舟几筷子把鸡蛋全部挖了出来,把蛋清放到自己碗里,又把蛋黄在碟子里戳成了几小块。</p>
老陈头放下碗:”怎么吃饭呢?”</p>
穷人家,饭桌上的规矩也是要讲的。</p>
连筷子怎么放,都是有规矩的,你要是弄碗米饭,筷子直着插在上边,家里大人能打死你!</p>
陈舟没有回答,飞快地夹起一小块蛋黄,放到了老陈头的碗里。</p>
老陈头一怔,李氏,大郎二郎也怔住了,看着陈舟。</p>
陈舟手中筷子不停,李氏一块,大郎一块,二郎一块,略大!</p>
分完蛋黄,陈舟伸手掰下一块黑面馒头,直接擦了擦碟子上的蛋油,一口塞进嘴里,端起碗,大口喝起米粥来。</p>
老陈头叹了一口气,端起碗两口喝完,筷子拍在桌子上,披上衣服出去了。</p>
李氏拿起筷子,看看大郎和二郎,却见两个儿子端起碗,背转身,一阵呼噜山响:“娘,我吃饱了,出去看看爹安排活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