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丹国主兼人皇王耶律倍携家带口,带领一众亲信,前来投从我魏朝?”
听到这一消息的李天衢眉毛一挑,立刻便想到正史中契丹于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亡故之后,次子耶律德光有他母后述律平撑腰而继承帝位,他那长兄耶律倍,的确便弃国去投奔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便接待国主的礼仪迎接,对他也是格外的厚待。
只不过换作如今这般形势,汉化程度极深的耶律倍仍要选择从契丹出走,所能投靠的,也就只有魏朝而已。
本来耶律倍是在后世辽宁省大连地界登船走的海路,而在岸边立了一块木牌,上刻《海上诗》一首有言“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一抒悲怨之情不过魏朝已然占据辽西诸地,耶律倍自东丹国携家带口的前来投奔,走陆路倒也更为便利。
当初的身份只列在天皇帝耶律阿保机、地皇后述律平之下,而贵为契丹国第三号重要人物的人皇王耶律倍竟会选择投奔中原,倒也颇有四夷来朝的意味然而李天衢面露冷笑,看来也不会因为耶律倍背离契丹、投奔敌国而重用他。
不过契丹正值风雨飘摇之时,本来贵为契丹皇长子皇帝耶律德光的兄长耶律倍竟然会投敌请求魏朝收容安置,这也势必更会导致民心震恐、军心动荡。
李天衢继续设想下去,耶律阿保机要改变契丹的部落联盟制,而建立起一个帝国,在当时便受到各支部族首领的强烈抵制本来联盟可汗由诸部夷离堇轮流做,每隔三年另选,凭什么就只能由你迭剌部耶律氏终身世袭,而学中原汉人那套帝王家天下的体制?
就连耶律阿保机那些兄弟也十分不满,遂相互撺掇起来发动“诸弟之乱”由于其他七个部落的强烈反对,而不惜动用武力胁迫,耶律阿保机面对强大的压力,也的确假意退位妥协过。
然而他采纳妻室述律平的提议,决定快刀斩乱麻,设下鸿门宴将各部落的首领全部杀死做法简单粗暴,也难免更会激起其它部落的仇恨,所以也有契丹骑众投效后唐,被收编组建成银鞍契丹直,而站到了耶律氏的对立面上。
而后反对耶律阿保机称帝的声音越来越小,是因为他的确有能力带领契丹翻身做主,开疆拓土,成为雄霸塞外的帝国契丹族民收获的实惠利益越来越多,那么也就不会排斥由迭剌部耶律氏世袭传承帝位。
可是眼下契丹只传了一代,先主耶律阿保机含恨身死,新主耶律德光在山河破碎之时继承帝位与魏朝进行的国战全盘溃败,丧失了大量领土,先前各支臣服的部族分崩离析,契丹不再处于强势的一方,面对中原王朝的全面压制,也必然会有迭剌部耶律氏以外的契丹部族再想起当初的旧怨,而去动摇耶律德光的统治地位
所以耶律倍投奔中原王朝,也正可以这场事件大举造势,以尽可能加剧契丹慌乱的情绪李天衢心中思量,虽说那耶律倍只是为势所迫,便从契丹出走投敌,这厮也不是真心实意地归顺我朝但是他既然已经来了,也还会有其它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