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亲政登上历史舞台以后,扳倒对自己形成危害的鳌拜,开始学习科学现代科学,想好好伸开手脚好好大干一场,可是康熙放眼全国一看,全国一团糟,是个不好收拾的烂摊子。这个形势使他睡不安稳,食不甘味。</p>
已经亲政的康熙通过全国报上来的各地情况,他得知国家一片千疮百孔,各方面的基础薄弱,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官吏贪污腐败,全国范围内百废待兴,到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但是康熙认为这都好解决。这些问题中,康熙觉得最头疼的是也就是最难解决的是三藩问题。</p>
康熙一想到三藩问题,他就吃不下饭。</p>
三藩,占据几个省的地方,自己有军队,节制总督等官员,握有财税大权。这完全是国家内的藩镇割据势力。康熙觉得,这是大清国的一个脓包:他们可以任免所辖官员,不给国家交赋税,自己养军队,完全是自成一个小国家。</p>
康熙倒吸一口冷气,如果哪个小国家造反,不听中央指挥,那么大清国就要面临一场刀光血影之灾,国家就要面临一场灭顶之灾。</p>
不行,这几个藩国必须拿掉!康熙气呼呼地想。可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军队呀,如果把藩国撤了,引来一场内战怎么办?</p>
康熙越想越生气,堂堂一个大清国皇帝,却管不了这些烂在大清国肌体上的脓包。康熙觉得自己身上在发烧,他觉得自己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天下黎民百姓。</p>
这天,康熙还是没吃下饭,静静地一个人坐在养心殿里想心事。</p>
摆在康熙面前的问题很严重:吴三桂占据云南,拥有好几万的兵力,占据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占据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他们占据南部边陲,都各自拥有好几万的兵力,享有财务大权,能节制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简直是国家中的特殊小国家,即“国中国”。</p>
他们形成藩镇割据,对大清政府里形成天外天。</p>
听说小皇帝康熙不好好吃饭,孝庄文太皇太后担心康熙的身体,住着拐棍,来到了养心殿。</p>
看见老太皇太后到来,康熙赶紧起来请祖母坐下。</p>
“祖母,您怎么到我这里来了?”康熙一边扶祖母坐下,一边问道。</p>
谁知老太皇太后没回答康熙的问题,却仔细地看着康熙问道:</p>
“听说,你不好好吃饭?这怎么行,注意身体呀。”</p>
看来,老太皇太后很注意康熙的起居情况。康熙也纳闷,老太皇太后太在乎康熙的身体了,一点点情况都知道。康熙只得点点头,表示祖母说的对。</p>
“因为什么呀?鳌拜不是拿下,入大狱了吗?”老太皇太后又问道。</p>
康熙没有回答老太皇太后的问题,却突然问道:“祖母,那几个藩镇是怎么形成的?”</p>
一听康熙的问题,孝庄太皇太后立即神色黯然,她许久不吱声,然后慢慢地告诉康熙:</p>
“大清国初期,面对进军全国的形势,军队力量薄弱的问题凸显出来。这时候,原明朝的将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带着各自的军队还有大量的火器来投奔大清。高兴至极的皇太极就任命他们为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定南王孔有德。后来吴三桂也被任命为平西王。孔有德后来遇刺身死。</p>
大清国得天下后,吴三桂据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据广东,耿精忠据福建,这三个藩镇就是这样形成的。”</p>
原来是这么回事,他们的割据势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康熙加以证实地忙问道:“他们都是降清的明将?”</p>
“是啊。”老太皇太后点头说。</p>
“他们占据的都是大清朝的粮仓啊。”康熙忧虑地说。</p>
“是啊,不但是盛产粮食的富庶之地,还是大清朝的岁币来源之地。”老太皇太后补充说。康熙扭头瞅瞅老太皇太后。看来她有点偏向自己。</p>
康熙越来越感到这样做的危险,他们是明将,而且手里有军队,有地盘,有条件。这就是说,他们很有可能反叛清朝,恢复明朝。</p>
康熙的额头沁出一些汗珠。他们各种条件齐备,很有可能要举事反清。康熙想着做了个果断的手势。不行,一定要撤藩,一定要打掉他们造反的基础。自此,康熙撤藩的决心更强烈了。</p>
“玄烨呀,你可要好好思量啊,他们可轻易动不得,一动他们就出大事。”老太皇太后提醒道。</p>
老太皇太后扭头瞅了瞅康熙,她这才明白,康熙是因为这件事而日夜犯愁吃不下饭。</p>
“可是祖母,不动他们也不行啊,大清朝里出现‘国中国’,与朝廷相抗衡,这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康熙坚定地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