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殷如今还没老糊涂,可以压制住这些小子;但若是哪一天自己不在了,这几个儿子岂不是要闹翻天?只怕到时候整个家族都要给他们陪葬。</p>
深知进退之道的马殷自然不会那么傻,明知道大势不可违,那就最好顺从大势,何必强行而为,自取祸端?</p>
……</p>
相比于这些枭雄们对吴国灭梁各自做出选择,另一个割据一方的强大势力对此却丝毫没什么反应。</p>
这个表现得十分淡定的人就是蜀主王衍。</p>
自从继位以来,王衍可以说整天都在吃喝玩乐之中,对于政务不怎么关心。</p>
像他这种君主往往都喜欢亲近小人而远离贤臣,再加上他父亲王建当初大肆诛杀功臣,朝中有才能之人早就被杀得差不多了,现在的蜀国朝堂内早就是乌烟瘴气,朝政荒废。</p>
在王衍看来,中原有什么大变与蜀国何干?他只要严守各地关隘,关上门来好好享乐就是。</p>
所以当吴国灭梁的消息传来后,王衍仅仅道了一声“朕知道了”,然后召集众臣简单商议一下。</p>
结果众臣都认为吴国受晋国的牵制,暂时不会对蜀国有什么野心,只需让边地蜀军加强戒备就行。</p>
得到这个结论后,王衍便放心下来,不再理会此事。</p>
……</p>
洛阳。</p>
随着梁国的灭亡,整个中原基本上都已经落入吴国手中,但梁国旧地里却有不少地盘依旧处在观望之中。</p>
尤其是关中各地,在梁国覆灭后这么久都没有新的消息传来,这让杨渥很快就失去耐心。</p>
二月中旬,杨渥在洛阳检阅众军,并下令赏赐有功将士。</p>
通过灭梁得到的大把钱粮都被赏赐下去,开支之大实在让人咋舌。</p>
不过对杨渥来说,虽然花销巨大,甚至将灭梁得到的钱粮基本都消耗一空,但只要保证将士们士气高昂,这一切都是值得的。</p>
除了赏赐外,对于有功之臣自然少不了加官进爵。</p>
不过所有有功之臣里,除了中、底层军官的封赏完全到位外,高层将领的赏赐却不多。</p>
许多将领对此反而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明白杨渥并不是忘了他们的功劳,而是等到某个时候一并赏赐,而这个时间很可能就是杨渥登基称帝的时候。</p>
所以没有得到多少封赏的众将耐心的等待时机。</p>
二月底,杨渥命右镇武军都督柴再用领兵三万西征,负责攻打关中各地,以武力压服这些地区。</p>
就实力而言,这些地区并没有什么强大势力,毕竟关中各州的驻军基本都被朱友贞抽调到洛阳来了,剩余的军队不多,派三万大军前去就足够了。</p>
皇宫之中,曾经朱友贞用来议事的崇政殿内,杨渥召集几位心腹大将在此举行秘密军议,而军议的内容正是关于如何消除吴军内部隐患,将效义军彻底并入吴国的问题。</p>
参加这次军议的除了禁军和骁骑军的几位都督外,还有王俨俦,他作为效义军的都督,又已经在吴国效力多年,此事自然不能避开他。</p>
此外,郭崇韬以及刚刚从金陵赶来向杨渥的严可求、骆知祥二人也得以与会。</p>
当初吴国灭梁的消息传到金陵后,使得国内上下军民一片欢呼,士气大振,所以负责监国的太子杨炅便下令委托严可求、骆知祥二人代表金陵文武众臣来洛阳向杨渥道贺。</p>
当然,除了道贺以外,两人前来洛阳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当然是商讨劝进之事,金陵文武担心杨渥直接在洛阳就称帝,这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派遣二人来劝杨渥回金陵再称帝,倒是碰巧遇上了这次军议。</p>
至于王晏球、康延孝等将领刚刚投降吴国不久,而且他们的地位与几位都督也有差距,所以没有参与到此次军议中来。</p>
“孤当初建立效义军的目的想必诸位也明白,如今梁国已经灭亡,效义军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不过这么多将士自然不能直接让他们解甲归田,必须做出妥善安排才行。”杨渥开口道。</p>
“除了效义军外,还有那些梁军降兵,一直让他们待在营中难免不会闹出事端来,对这些降兵咱们也要想个合适的办法进行安置。”</p>
如今吴国和梁国并为一体,像当初那样将梁军俘虏全部用作苦力的做法自然是行不通的,直接将俘虏全部释放同样存在隐患。</p>
这个时代的士兵往往都是长期服役,除了军饷以外并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若是直接解散,难保不会有混得不如意的人登高一呼,起兵造反。</p>
所以历代朝廷都很少解散军队,就是担心出什么意外。</p>
至于将这些军队全部编入吴军那就更不可能,以吴国的国力维持现在的军队勉强还行,但维持更多军队的话,一来会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二来这么多梁军中实际上不少人都是老弱士兵,若是按照吴国标准的话并不适合编入禁军。</p>
(https://www.yqwxw.cc/html/113/113457/440786194.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