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正觉得乏味,听富弼这话忙问:“有什么古怪?”</p>
富弼说:“臣在陕西时曾校阅军士,便是精锐禁军射弩也没有这般快的。实在是古怪。臣请下场看个究竟。”</p>
富弼这么一说,韩琦也附和:“臣也觉得奇怪,请与彦国同去。”</p>
皇帝见两个枢密使都这么说便命停了演练,富、韩二位于是从点将台上下来走到校场中。其实事情很简单,富弼一眼就看出来了,在每个弩手的铠甲外面都多了两条连在腰带上的皮带,在皮带上挂着一个铁钩。从铁钩的长短和形制可以判断弩手可以用铁钩代替双手拉开弩弦挂在牙发上,这样节省了手部的力量,让腰腹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弩弓上弦的速度自然快了很多。</p>
看到这么个简单的装置就让弩箭发射的间隔缩短了一成以上,富弼不禁点头赞许。与富弼不同,韩琦只是点点头就走回了点将台。</p>
皇帝看到富弼满面春风忙问:“富卿,可是有什么收获?”</p>
富弼说:“臣不知是谁,只用两个皮带和一只铁钩就将弩箭发射的速度提高了很多。若是这法子推广开来,我大宋弩阵面对鞑虏箭如雨发,必然势不可挡。”</p>
“喔?这么厉害?”赵祯很高兴。</p>
韩琦立刻躬身道:“是啊,陛下,臣也这么认为。我大宋对付辽、夏的骑兵,所恃者唯有弓弩,若是这东西能早装备我大宋精锐,夏贼骑兵岂有猖狂之理?不知多少仗都能打赢。”</p>
富弼听了这话不由看了韩琦一眼。心说这法子十九是李不弃想出来的,韩稚圭这话说得巧妙,皇帝不懂军事定会以为有了这快速上弦的法子就战无不胜了,若是李不弃没有十足的证据说明这法子是新近想出来的,那么李不弃就要背一个坐视宋军失利的黑锅。而且皇帝如果不明着问李不弃,李不弃还没有机会解释,韩稚圭真是好算计。</p>
果然富弼看到皇帝面色略略变了变,就知道韩琦这一句话可把李不弃坑进去了。不过他听说李不弃专好和文人作对,也没有为了李不弃得罪韩琦的心思,便闭了嘴也不说破。</p>
那边新军操演完毕,王昭明和葛盛文来到点将台下听令。赵祯赞许几句,赐了新军“振武”的番号。这下新军算是有了正式编制。</p>
然后皇帝问:“朕看那开弩弓的法子甚好,这是谁想出来的?”</p>
王昭明立刻答道:“这法子是大伙儿一起想出来的。提举试验场李提举认为原来给弩弓上弦的法子太耗气力,速度也慢,肯定有更好的法子,便让禁军教头,工匠,战士以及我等一起想法子。有养马的伤残老兵说见人用铁钩绑在腰带上开弩,于是李提举和工匠们以及禁军教头便改进那法子便成了这般模样。”</p>
“喔,原来如此。”皇帝点点头又问:“那么这个法子可否在军中推广?”</p>
“此法刚刚进行实验,若陛下认为可以推行,臣自然遵旨。”</p>
皇帝心里急啊,立刻说:“好,那就尽快在军中推行吧。”</p>
富弼和韩琦躬身答应:“臣遵旨!”</p>
皇帝又对李不弃和三个勋贵以及振武军上下各有赏赐便和大臣们往金明池中游宴。李不弃让部队带回驻地,自己要回家看看。忙了三个月,连家里盖新宅子的事儿都没顾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