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多障,峦峰如聚,奇山当显群峰之中。</p>
蒙童幼子,三尺之躯,亦有显赫之言。</p>
大宋,哲宗十三年,江南东路江宁府。</p>
大方义塾里传来朗朗童稚音,外边的人听不懂里面在说什么,却丝毫掩饰不了他们的羡慕之色。江宁府的百姓都知道,大方义塾的坐馆先生陆长言是通判韩易的好友,被请来教导当地的学子,而陆长言却是师承张载先生门下,只是屡屡不中,又受好友之邀才来此处。北宋文风之盛,世人皆知读书方能为官,为官的好处便不用再说。</p>
“朝闻道夕死可矣,何解?”这便是先生提问了。</p>
“先生此言出自《论语》,却说是孔圣人对大道的追求”底下有童子答道。</p>
“何谓大道?”</p>
“出侯入相”又有学生答道</p>
“出侯入相为何?”</p>
此处,却是无人再出声,长言先生目光扫过底下的童子,不禁露出一抹失望之色,片刻却又晒笑,自己却将这群童子的教学当成了往日师兄弟交流了。</p>
“韩宫,你且来谈一谈”,陆长言的目光落在了好友韩易之子韩宫身上,自己好友晚来得子,却无溺爱之举,家风甚严,虽为官官子弟,也无失先师与叔先生之风。在此处两年之际,他对好友之子甚为期待。</p>
却见底下一学童,七岁左右,平淡无奇,衣裳也极为普通,唯一出彩的地方便是一对眼睛,炯炯有神,便是陆长言见惯了多少神通,也不经常为这对眼睛经常称赞。</p>
“吾尝听吾父所言,张载先生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可为出侯入相之目的”旁边的童子自然不知这句话的意思,陆长言却是清清楚楚,有心考教,继续问道</p>
“立心却是为何?立命却是为何?”</p>
韩宫却是一阵懵懂,他能说出此句全是因为他们家的大厅挂着他父亲亲手写的这幅字,他自小不知看了多少遍,但要问这句话什么意思,他却是不太明白。</p>
“学生自是不知为何要立心,也不知为何要立命,但学生却明白一件事,我可以坐在学堂里上学,有些人却只能在农田里干活,发生了案子需要有人主持公道,缘何有些人只能在地里干活,我却可以读书,缘何有些事失了公正却无处可伸冤,我自是想立心、立命不过维持一公道而已。”</p>
“好!快哉,好一句不过一公道而已,你一蒙童稚子也有如此聩耳之音,吾关学一脉后继有人尔。”长言先生听得此话,抚掌大笑道,“汝父亦后继有人尔!我来江宁府两载,方识你韩宫之志!”</p>
旁边的学生纵然听不懂先生在说什么,可也知道这是先生在夸赞韩宫,一阵艳羡,陆长言给他们上课快两年了,却未见得怎么在学堂上夸赞学生。而陆长言却想自己和好友的学问有人可继承,他自是知道公道一词说是容易做起来如何之难,为民请命却是公道,可结果却是如何?天地之间一杆秤,可谁来掌秤?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就凭韩宫今日一语,他来此地两载也不算荒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