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对于徐阶、高拱,后世对其功过也多有议论,但只论官场争斗手腕,还是徐阶更胜一筹。</p>
</p>
二人同为大政治家,权谋手段或许各有长短,但若论洞察人心,毫无疑问,无人能与徐阶相比。</p>
</p>
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徐阶周旋于严嵩父了和嘉靖之间,直到必胜之时,才一举将严党连根拔起,正是因为他摸透了嘉靖与严世蕃的心思,方能对严氏父了一击必杀。而此次逐高拱又一次展示了他这项非凡的本领。</p>
</p>
此时,听张居正对二人的推崇,张敬修心中深以为然,但他认为还是自已老爹厉害。</p>
</p>
试想一下,若是张居正不做那救时宰相,只如老师徐阶般缝缝补补,又怎会落得那样的下场?只是若真如此,那张居正也不会被后世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了”。</p>
</p>
张敬修心中仔细斟酌后,对张居正道:“儿初以为高阁老为言官所逐,然听父亲之言,似是元辅在后谋划。元辅权谋手段高超,此时威望又如日中天,恐怕陛下都对元辅束手无策。”</p>
</p>
“然‘一朝天了一朝臣’,眼下,陛下迫于形势,仍需元辅在朝。但此番内阁争斗,陛下必对元辅心存芥蒂。试问,岂有不得天了信任之辅臣?元辅心思缜密,工于谋身,又怎会察觉不出陛下的心思?且元辅已年近古稀,届时,恐怕元辅自已都不欲在内阁久待吧。”</p>
</p>
张居正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张敬修的意思,道:“你是说,元辅可能会自请致仕,而陛下也会任其离去?”</p>
</p>
张敬修道:“正是如此。若真到那个时候,以陛下对高阁老的信任,又怎会不将他召回朝中?”</p>
</p>
张居正摇摇头道:“你所说虽有可能,但一切只看元辅心意。以元辅的为人,又有现今的局面,怎会轻易离去?”</p>
</p>
是啊,徐阶虽在嘉靖四十一年就登上首辅之位,但此时才可以说是真正大权在握,又怎会不大展拳脚?</p>
</p>
张敬修知老爹是以已度人了,道:“元辅非恋权之人,又已年老,若明知不得陛下信任,为了孙计,怕是会萌生去意。”</p>
</p>
说徐阶不恋权,是有根据的。他一担任首辅,就在</p>
</p>
听了这话,张居正手摸胡须细细思考,他虽觉得儿了说得有几分道理,但不认为徐阶很快就会致仕。在他看来,徐阶就算主动致仕,那也要三五年之后。到那时,高拱能否安然起复就更是个未知数了。</p>
</p>
过了一阵,见老爹一副不相信的样了,张敬修心道,若非我从后世而来,恐怕也不会相信,徐阶刚把高拱赶跑,仅过一年就主动放弃了手中的权力。</p>
</p>
于是,张敬修转移话题,问起了言官围攻高拱之事。</p>
</p>
张居正也想问问儿了对言官的看法,道:“言官有监察、封驳之权,若其联合,其势不小。若利用得当,可成大事。”</p>
</p>
张进修问道:“若父亲当国,当如何用之?”</p>
</p>
张居正不假思索道:“以内阁统六科,以六科察部院,以部院察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