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蔓到外地考古的时候,方远也没落下自己对追求理想的进程。他这一路来艰苦奋斗,几乎每一场医生考核都没有错过。</p>
顾蔓虽然和方远相距千里,但顾蔓也经常寄信给方远。方远看完这些信时也感慨万千,因为顾蔓在信里描述的一切都是那么风趣幽默。</p>
方远也经常回信给顾蔓,让顾蔓也能知道他最近都在干什么。至于顾蔓收到信并看完后有什么感触,那就无从得知了。</p>
1984年6月,方远终于在一番努力之下拿到了医生证。这份资格证意味着他即将可以从一名助理医师蜕变成一位主治医师。</p>
方远是1982年7月从学校里毕的业,没想到光是拿到这个主治医师证就花了快两年的时间。庆幸的是方远付出的总算有收获,要不然他会伤心死。</p>
1984年7月的某一天晚上下班,方远一个人走在回家路上时凑巧遇到了于修了。其实是于修主动过来跟方远搭话的。</p>
于修来到方远的身边跟方远一起走路,他一边走一边说:“方远,回家啊?”</p>
方远说:“嗯,正巧晚上没有夜班。我就回家了。”</p>
于修作为方远的前辈得知方远拿到了医生证,他也为之感到可喜可贺。于修拍了拍方远的肩膀,很是欣慰地说:“我听说你拿到医生证了。”</p>
方远还是很意外于修能这么快得知消息的,但他仔细一想,觉得自己拿到证后高傲地四处炫不引人注目才怪。方远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呃,没想到于修医生您知道了啊。”</p>
于修说:“能不知道吗?整个医院里的人都知道你拿到证了,你就应该低调做人嘛。”</p>
方远也很想低调的,可是他花费快两年的时间拿到这个证书的过程很辛苦,他不想这个美好的结局没人知道。方远说:“呃,其实我蛮想低调的,可是我在还没拿到证之前就到处跟别人说我最近在考证,他们不信我还嘲讽我,如今我拿到证了,他们对他百依百顺,而且他们貌似觉得脸好疼。”</p>
于修说:“这不大大地说明了——理想这种东西要是太高尚,然后你在理想还没实现之前跟别人说,别人只会一味地说难听话让你放弃,他们试图通过这些难听的话来让你放弃这个高尚的理想嘛。”</p>
方远感触良多地说:“是呀,人心就是这样。在我还没有拿到证书之前,他们只会一股脑地嘲笑我还劝我放弃。在我拿到证书之后,他们就一股脑地过来追捧我、巴结我。”</p>
于修说:“别人越嘲讽你,你就越要奋发向上。你要化嘲讽为动力,然后哪天拿这些耀眼的成就狠狠地扇这些嘲笑你的人的脸。”</p>
方远每次和于修说话总是受到很大的启发,要说他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十有八九是跟于修的鼓励脱不了干系。方远说:“嗯,谢谢于修医生的启蒙。这一路来我还多亏于修医生对我的栽培,要不是于修医生一直在鼓励我,我未必能拿到证书。”</p>
于修说:“不,这些都是你应得的。你勤奋,你努力,你坚持,你才能拿到资格证。我对你灌输的只是来自精神上的鼓励,而真正让你奋发向上的是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奋斗精神。理想从不是富贵人家才配谈得上口的,理想是属于那些真正有毅力、有才华的人。”</p>
方远一直以来都被于修的心灵鸡汤贯彻着,但他感谢于修能这么相信他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实现理想本来就是一段孤军奋战的过程,庆幸的是方远这一路上并不觉得孤单。</p>
……</p>
在后来的某一天,方远万万没想到的是于修居然要离开医院了。于修在离开医院之前还特地请方远过来他的办公室,方远很听话地便过去了。</p>
方远来到于修的办公室时,他便看到于修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方远跟于修打招呼:“于修医生,您果真要走了吗?”</p>
于修把一沓资料放进他的公务包里,然后不紧不慢地说:“是呀,我要去支边了。”</p>
方远听说过支边,这是国家近年下达的一个新政策,但边疆的生活并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方远问于修:“于修医生,您不怕辛苦吗?”</p>
于修说:“支边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我喜欢支边。我愿意把我的余生奉献给国家让国家蓬勃发展,所以我才愿意去支边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