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薇平日常在外行走,见过的男子众多。突然遇到这般防备的小聚,一时无法适应,甚至有些苦恼眼前的两扇屏风。</p>
李绛薇很想确定屏风后究竟有些什么人,她希望刚才听到的人声只是自己的错觉。</p>
“父皇体恤,让我放下下江事物暂时休养。大事在前,哪敢独善其身?今日相邀,也是希望各位才俊学子能出个主意,为下江百姓祈福。”</p>
褚咏瑞冠冕堂皇的开场结束后,紧接着男客们开始就下江一事讨论起来。李绛薇对朝政一知半解,只能听听就罢。转念一想,这些信息或许能用的上,便默念咒文召唤《见闻》。</p>
鉴于入京后《见闻》的异状,李绛薇没有对《见闻》抱有太大的希望。可能是没有太大心理预期的缘故,这回《见闻》的表现让她喜出望外。</p>
这一次,《见闻》记录下每个人说话内容的同时,还记下了说话人的身份。除了褚咏瑞这个主办人外,还有易家、姜家,以及一些还未得功名但名声在外的学子。</p>
褚咏恒的名字,也在其中。</p>
“今日我还邀请了《万家言》的著者承微前来。”</p>
李绛薇眉头一挑,有些东西,该来的果然来了。</p>
“关于下江百姓的一些情况,我们知道的始终有限,不如承微亲自走访所了解的深刻。不知能否跟我们说说下江当时的形势?”</p>
要是交代自己曾去过下江,褚咏瑞就能顺着他的话询问下江的种种细节。若承认自己不曾去过下江,皇姬曾派人关注下江形势这一民间传言就会被击破。</p>
“下江之事,我不过是如实将所见所闻详实记录,再稍加润色罢了。至于下江形势,一介草民哪里清楚?”</p>
“既然是所见所闻,又是何处所见?何处所闻?”</p>
“我曾因家事前往淮州荥川。荥川离新州郡尚有一段距离,即便如此也能见到从新州逃难过来的人。至于下江的情况,便是从他们口中问出。”</p>
“那匪盗一事?”</p>
李绛薇从容答道:“下江确实有匪盗,可匪盗究竟是和模样,我却是不知。”</p>
“可《万家言》中有关匪盗的情节精彩绝妙,不像前作那般空洞。”</p>
李绛薇不知道褚咏瑞想要问出什么,只好避重就轻答道:“兴许是笔力提升之故,又或许是《溪丹剑侠》之故。”</p>
“这又与《溪丹剑侠》何干?”</p>
突然出现的陌生男子的声音让李绛薇微微皱眉,正疑惑此人身份之时,《见闻》给出一个令李绛薇意想不到的答案。</p>
这个男声,源自《溪丹剑侠》的著者念一!</p>
“听姑娘的意思,是读完《溪丹剑侠》后,有感而发写出的匪盗剧情?”</p>
“非也。只是读完《溪丹剑侠》后,觉得那种狭义精神使人钦佩。倾听灾民转述时,也曾幻想他们遭遇匪徒袭击也有人拔刀相助。《万家言》中的这一段,不过是把当时幻想的内容,记录下来。或许下江真正的情形,要比我知道的更严重的多。”</p>
李绛薇不愿意继续参与他们的对话,那边的男客便不再继续找她问话。稍微清闲下来的李绛薇却是在想着《见闻》提及的念一。</p>
这位念一曾批评过自己的旧书,对承微极其不认可。吴时鹭甚至为此,还找人掐了回去。</p>
为什么这个人会在此处?为何从池州来到京城?</p>
宁楹萝用着只有李绛薇才能听到的声音说着:“表哥今日设宴是为了集众家所长,寻求下江一事的解决之道。表哥邀你前来,是认可李小姐的才学。可今日这番对答,倒像是表哥高估你了。”</p>
李绛薇听了这话,不为所动。</p>
“《万家言》一书当真是你所写?莫不是旁人代笔,挂上自己的名字。《万家言》一书和前两本区别之大,不像是一人所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