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岛上渡口处,数十人为龙焱等人送别。</p>
“诸位便送到这儿吧,赵弘叔,他日甘宁他们就拜托你多加照顾了!”龙焱拱手道。</p>
赵弘受宠若惊,“特使大人,当不得,当不得,既然是特使大人的朋友,我自是照拂,就算特使大人不说,我也会照做的。”</p>
“甘宁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们就走了。”说完,龙焱便转身上了船。</p>
“恩公保重!他日我便来寻你!”甘宁拜道。</p>
船夫撑船驶离小岛,龙焱望向甘宁高声吟道:</p>
“《赠甘宁》</p>
龙焱乘舟将欲行,</p>
忽闻岸上壮士声。</p>
巴郡江水深千尺,</p>
不及甘宁送我情!”</p>
南华真人在旁也颇为动容,“徒儿,莫要伤感,他日你与甘宁必会相见,此诗也会流芳百世的。”</p>
哎,对不起了,太白兄与汪伦兄,以后可能没你们什么事儿了。而一旁的船夫早已将此诗记在那衣袍上。</p>
龙焱一行人顺江一路东向,到了荆州之后,便与船家分别了。船家上岸之后便将龙焱作的诗传扬了出去,很快的,整个荆州都知晓了,最后大汉的文人都知道有一位六岁神童叫龙焱,作了两首惊世骇俗的诗文,《蜀道难》和《赠甘宁》。但是,又有一部分人觉得不可能,六岁孩童怎么作的出如此佳作。但是不管怎样,巴蜀是真的闻名了一回。</p>
而此时的龙焱师徒已经到了豫州的汝南郡,历史上汝南郡是袁氏家族的地盘,自第一代袁安任司徒开始,袁氏陆陆续续四代出了三位三公大臣。分别是第二代袁敞任司空之职,三代袁汤任太尉以及现在的袁逢任司空。可以说,汝南郡就是袁氏家族的一言堂。龙焱师徒来到了汝南郡的一个酒馆处坐下。</p>
“各位,最近听闻大汉出了一六岁神童,其名龙焱,作下的《蜀道难》与《赠甘宁》广为流传。”一蓝袍儒士说道。</p>
“张兄,此等之事,我等怎会不知,据说他身边时常跟着一道袍老者。”另外一位素袍儒生说道。</p>
“咦?众位请看,那俩人是否就是他们?”一褐袍儒生指着龙焱与南华真人说道。</p>
“徒儿,看来你已经出名了,连师父我都跟着沾光了,哈哈哈!”南华真人打趣道。</p>
“喂,小孩,你可是那传说的神童龙焱?”一锦袍儒生无礼的问道。</p>
龙焱却是拱手问道:“敢问兄台尊姓大名?”</p>
锦袍儒生自豪的说道:“吾乃袁氏袁莱。”</p>
龙焱却是笑道:“兄台真会说笑,兄台怎么可能是袁氏的人。素闻袁氏四世三公,为天下文人表率,袁氏三公使天下多少人钦佩,其族人都是仪表堂堂,待人更是彬彬有礼。兄台如此失礼,又怎会是袁氏族人呢?”</p>
“你......”袁莱气结,却也不好争辩,自己无礼在先,且对面龙焱却是举止有礼,若是计较,则会传出袁氏袁莱不如孩童的说法。如果坚持说自己是袁氏族人,那又辱没了袁氏的名声,这个孩童不简单,三言两语就已经将自己推到极为尴尬的局面。</p>
袁莱想了想,便是说道:“想必阁下就是所传的龙焱了,却不知大汉何时有聋哑的聋姓。”袁莱此话就有点折损的味道了,众人都知道《赠甘宁》里头已经有龙焱的姓名了。</p>
龙焱却是拱手笑道:“这位自称袁莱的兄台就说笑了,兄台可知我自巴蜀前来倒是遇见一稀奇动物,不知为何物,还请兄台赐教。”</p>
袁莱有些飘飘然,“说来听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