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上旬。</p>
松江省,某村。</p>
早上起床,李想国拎着尿桶出门倒掉,再放到厕所。</p>
再回来卷起窗帘,扎好。</p>
这才回到屋里洗漱之后,开始准备早餐。</p>
用盆去西屋装回来几碗玉米碎,淘洗干净下锅,再添上半锅清水。</p>
他才盖上锅盖,点火烧了起来。</p>
随着灶膛里的木柴烧得噼啪作响,很快锅里就上了热气。</p>
李想国掀开锅盖搅拌一下,再把锅盖盖上,用小火慢慢地熬着。</p>
灶台清理干净,再拿过来一个大盆,将里面的水清理干净。</p>
李想国掀开另一口锅上的锅盖。</p>
锅里装着的,是昨天晚上李想国煮的大半锅红小豆。</p>
尽管临睡之前他就停了火,但是现在锅里仍有一丝余温。</p>
这从掀开锅盖,还有一丝蒸汽蒸腾起来就能看得出。</p>
随着蒸汽飘了出的,还有一股淡淡的,独属于红小豆特有的香味。</p>
李想国拿锅铲插到锅底,拨开豆子看了下,原本关火时候还剩下不少的汤汁,已经蒸发或者被红小豆吸收了。</p>
现在锅里只有一颗颗涨得像红大豆那么大,一粒粒的红小豆。</p>
甚至因为熟透了,有些豆子还被煮得开花了,里面原本洁白的豆瓣也被染上一层深红。</p>
再检查确认没有糊在锅底的豆子,李想国也满意地点点头。</p>
伸手到锅里捏住几颗还带着温热的豆子,用手指轻轻捻了一下,指间的豆子也直接变成了豆沙粘在手指上。</p>
给手指染上一层淡淡的红色。</p>
去西屋把家里做酱用的酱杵子拿到了灶台边上。</p>
他家里这个酱杵子是柞木制成的,颜色也成了深褐色,想必也用了很多年。</p>
酱杵子是做酱时,煮完豆瓣用来捣碎豆瓣用的工具。</p>
整体呈丁字形。</p>
上面是横着的,差不多一尺多长,直径有手腕粗细的圆形把手。</p>
把手的中间开了一个卯眼。</p>
上面装着的是差不多一尺半长,前面平整足有碗口粗,越向尾部越细,到了尾部开榫的地方,只比酒杯粗一些一根圆锥形状的木头。</p>
把酱杵子清洗干净,再擦干水分,李想国提着它站到锅前,双手握着把手,把下面的头子伸到锅里。</p>
提起、按压,接触到酱杵子前端的红小豆就被碾成了豆沙。</p>
随着碾压的豆沙越来越多,每次操作的阻力也越大。</p>
李想国不得不隔段时间就把它从锅里拎出来,用锅铲把粘在上面的豆沙刮回锅里。</p>
反复翻动,再压。</p>
一直到锅里的红小豆全都破碎,看不到整粒的,李想国才停下来。</p>
把酱杵子上面粘着的豆沙清理干净,再清洗擦干,拿回西屋挂好。</p>
李想国这才去碗柜,找出家里装白糖的罐子,看看没问题,就舀了大半罐的白砂糖撒在豆沙里。</p>
再用锅铲把豆沙和糖翻拌均匀,这才直起腰,去拿着毛巾把额头的汗擦干净。</p>
不由得有些感叹,自己这身体怎么也是小孩子,真心有些干不动啊。</p>
用调羹挖出来一点豆沙尝了下。</p>
放在嘴里,毕竟是自己加工的,不像后世买来的成品豆沙那么细腻。</p>
但是那股独属于赤小豆的味道却远胜那种工业品,更加的香浓。</p>
不过自己加的糖没那么多,所以甜味还是有些淡。</p>
但是也没办法,就这么多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