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走了,一路畅通无阻的离开了南京城。</p>
监视朱樉的官军,没有等来皇上的命令,动也未动。</p>
朱元璋不是不想留下朱樉。可是看到西安送来的奏折后,他改变了主意。</p>
原本李文忠在西安就是独木难支。朱元璋让李文忠,协助朱樉进兵吐蕃的军队有十万人。</p>
加上陕西的卫所官军,控制着吐蕃境内的重要城池关隘是没有任何问题。</p>
可如今吐蕃兵败,伤亡万人。这下吐蕃的变数就有些大了。</p>
具体怎么兵败,消息上也没有说的很明确。只说轻信上当。</p>
没有那个指挥使,在战场上会轻信其他人。哪怕是盟军,也要有所顾忌。这是作为一个卫所指挥使所必须要学会的军事经念。</p>
战场上有没有真的盟友,并不能确定。反戈一击在历史上比比皆是。</p>
以朱元璋看来,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p>
能让两个卫所指挥使轻信被偷袭,恐怕是陕西出了内贼。</p>
既然是陕西高层的问题,朱元璋决定放朱樉回去。</p>
对朱樉在陕西的举动,朱元璋心里比谁都清楚。</p>
有朱樉在西安,西北就乱不了。</p>
下这样的决定,是朱元璋自己的分析。他的分析取决于手下的文臣武将们。</p>
争权夺利,扩大自己在大明的影响力。没有关系。毕竟都是同甘共苦过的袍泽。</p>
可把将士的性命作为争夺权利的代价,朱元璋就不能容忍。</p>
这次吐蕃事件,偏偏两位指挥使都战死!这已经踩到了朱元璋的红线。</p>
“来人。让云总管来一趟。”</p>
朱元璋要查清楚,两位指挥使是那方的实力。一旦确认是内部矛盾造成的,那就借此机会动手吧!</p>
朱元璋动手,已经是徘徊良久。</p>
他也是忌惮身后名。他不想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一个鸟尽弓藏的骂名。</p>
可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了。</p>
文官集团已经把持着大明行政机构,武将集团又在清洗竞争势力。</p>
长此以往,大明肯定大乱。</p>
“摆驾皇后宫。”</p>
不在犹豫后,朱元璋需要去到马皇后那里寻求支持。</p>
对自己这个原配夫人,马皇后。朱元璋知道,特别是军方的将领们。大都是属于马皇后的人。</p>
他要清洗文臣武将,首先要将马皇后的人给分开。</p>
这些人都是曾经他义父,郭子兴的手下以及家臣等人。</p>
虽然他们的职务大都不高。可他们都是掌握实权的中高级将军。</p>
具体那些人,有多少是马皇后的人。朱元璋是真不清楚。</p>
当然,如果他非要弄明白,也肯定弄的明白。可他不会去做。</p>
原本他朱元璋的江山,就有半壁是马皇后的。</p>
不过,让他能肯定的是。老大,老二,老三的护卫将领中,绝对有。</p>
这三兄弟是马皇后的心头肉,保护他们安全的人。马皇后不插手才怪!</p>
出了南京两日,朱樉是弃马行舟。</p>
坐船回去,他是听巴雅尔说速度会更快。</p>
朱樉到不是真在乎速度,能同意走水路。他主要还是想感受一下大运河的魅力。</p>
不在乎速度,自然是因为西安无事他便放心。</p>
刚出南京不久,他就又收到消息。赵敏去了吐蕃接过了前线指挥权。</p>
有赵敏在,朱樉是放一万个心。</p>
毕竟吐蕃还有十几万蒙古驻军在。虽然说是交接,可难免不会出现摩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