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p>
众位听令。</p>
朱樉在刘琏说完唯命是从以后,立刻下令起来。</p>
趁着万众一心,朱樉决定兵发中原来向朱元璋传递自己的声音。</p>
“长史邓艾。”</p>
朱樉这是按照官职大小,将第一个命令发布给邓艾。</p>
“臣在。”</p>
邓艾精神一震,来到朱樉下首双腿跪地。他心里明白,陕西迎来了一个是龙是虫的大考。</p>
“立刻召回神木方向的五万骑兵。通知吐蕃的李将军,谨防李文忠的突然袭击,即刻撤军回西安。”</p>
“臣遵命。”</p>
邓艾不在劝诫朱樉从吐蕃回军,既然朱樉已经决定与朝廷翻脸。吐蕃就已经不在重要。</p>
毕竟吐蕃就是一个软柿子,随时拿捏都是可以的。</p>
邓艾退下,朱樉转向王明。</p>
“王大人。”</p>
“臣在。”</p>
王明同样正色起来,对着朱樉跪拜。</p>
朱樉点点头,对王明道。</p>
“王大人,本王南下中原一事。不仅需要让你做好大军后勤粮草筹集,还需要让你费心,向西北的百姓做出一个解释。”</p>
“臣明白。”</p>
王明并不多说。</p>
只这一句话,对朱樉来讲就够了。近两年来,朱樉可是知道。王明就是一个少说多做,做事实的一个能臣。</p>
因此,对王明朱樉是相当客气。</p>
没有王明,朱樉要打造的关中平原,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模样。</p>
以朱樉看来,肯定是没有现在的繁华。</p>
正是由王明在牵头,陕西的农业,商业,才能实现井喷式发展。</p>
“有劳王大人。”</p>
尊重人才,也是尊重自己的事业。</p>
一个巴掌永远拍不响,如朱元璋能力再强,再有手腕。后人跟不上,结局也好不了。</p>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尊重每一个有才华的人。给他们搭建一个舞台,让他们证明自己的才能。这是朱樉能够在西北做出成绩的唯一保证。</p>
回望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正是朱樉的三不管政策。才让西北,有了百花齐放的趋势。</p>
因为朱樉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态度。只要不违背朱樉划出的游戏规则,官员们都在大胆实践自己的执政理念,更是可以让所有西北人,放开手脚在各行各业推陈出新。</p>
牢牢抓住权利不放,自然不可能有现在的回报。</p>
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兜里有钱,有余粮了。官员们不仅做出一番成绩可以自傲了,他们的收入以及地位也可以更加巩固了。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p>
有了对比,证明可行。这也是让朱樉下定决心搏一搏的动力。</p>
朱元璋将权利收归皇帝一身,历史已经证明,这根本行不通。</p>
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想要千秋万代,无疑是做梦。</p>
皇帝完全可以下发权利,如同现在的丞相制度其实就很好。</p>
大明初期能平稳发展,全是胡惟庸这样多少有些缺点的丞相们一手做到的。</p>
担心丞相谋反?</p>
朱樉摇头,大明的丞相制度分为左右丞相。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左右丞相几乎是两套管理班子,都有着自己的学生属下等等。</p>
虽然以左为尊,可两位丞相任然是存在竞争关系的,不可能做到一方独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