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时光转瞬即逝。经过一个多月的不间断努力,基础武艺训练初步成型。剩下的就是通过日复一日的不懈训练,让每名士卒把所学的技术动作,练成身体的机械记忆,遇敌时便可条件反射般做出应激反应,赢得战场生机。</p>
教头们虽然已经完成了使命,但徐景迁并没有放他们离开,继续别辟一营好吃好喝地养在军中,权做武学顾问。这些人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勇士,但也沾染了军中暮气,早已成为老兵油子,是以徐景迁让他们与军法卒们吃住在一起,免得把坏风气带入新军中。</p>
识字班的教学计划,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一个月来,徐景迁已经将上册二百个常用字,悉数教完一遍。柴克宏作为副都指挥使、名义上的军中二把手,也以普通学员的身份参加识字班学习,这让其他人无话可说,只好硬着头皮进行学习。</p>
五月初十,旬沐。这一天,李大牛早早起床洗漱完后,就坐在床铺旁发呆,在同队兄弟招呼他前去蹴鞠、角抵时,他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兴奋前往,而是在那期期艾艾的闷不做声。兄弟们见他有心事,便三五成群的前去排队等候场地。好不容易等到同寝的兄弟们都离开了,李大牛这才如同做贼一般,偷偷摸摸从枕头底下拿出一本珍藏的手册,又跑到营房门口探头看弟兄们确已走远后,这才从里合上屋门,坐回床铺,一页一页翻看起来。</p>
这本手册,是营指挥曹栋借给他的,每页上面都一笔一划勾勒了十个大字,连同封皮,一共二十二页。很快,李大牛就将手册全部翻完一遍,可连蒙带猜地能够认出其中的一小半,让他写的话更是只能歪歪扭扭的写二十来个字。明天就要测试,李大牛心中焦躁不安,不知道自己的成绩会不会倒数。</p>
想到这,李大牛再也坐不住,将手册紧紧塞在怀中,前往都司马徐超航营房讨教。说起来,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同样是目不识丁的军汉,徐超航虽然在训练上表现一般,但在识字上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一个月下来,二百个字不仅全部认得,默写时更是只有两个字缺了点笔画,得到了徐都指挥使的高度认可。</p>
昨晚放学后,徐超航叫住同都的王都校和李大牛,拍着胸脯保证在学习上会鼎力帮助,旬沐时尽可来营房找他。因此,李大牛死马当活马医,看看徐超航有没有什么妙招能帮他多记两个文字。当李大牛来到徐超航营房时,王都校正好也在。徐超航招呼李大牛落座后,从头开始,指导着两人从头温习功课。</p>
从上午至黄昏,除了吃饭功夫外,其余时间均在学习。尽管李大牛累得头昏脑眩,但细细盘算下来,不论是读字还是写字,进步均是十分明显。就这样,等到第二天晚上测试时,李大牛捏着漆黑的炭条,歪歪扭扭地在草纸上默写出了五十三个汉字,尽管成绩依然位居下游,但依然令徐景迁啧啧称奇。</p>
从李大牛口中得知徐超航利用昨日旬沐时间,开展课外辅导后,徐景迁深深看了徐超航一眼,然后让徐超航当众分享了学习和辅导心得。眼看一颗新星即将冉冉升起,营中诸位都司马人人侧目。看到成功激发了众人比学赶超的斗志,徐景迁心中暗暗点头。</p>
根据识字班第一次月考成绩,徐景迁将能默写出一百六十字以上的四十名学员,纳入中级班管理,开始教授中册三百个常用字,其余八十余名学员继续在韩熙载带领下,温习之前所学。</p>
就在徐景迁在加紧练兵的同时,徐知诰那边收到了一条坏消息。袭击荆南的军队失败,退回鄂州,虽然损失不大,但影响却极为恶劣。说起来荆南只有三州之地,小国寡民,此次派人征讨并非要灭国绝嗣,而是惩罚他背叛吴国,称藩于北朝。本以为手到擒来,却没想到竟然碰了一鼻子灰,令徐知诰颜面大失。</p>
从去年十一月徐知询自投罗网以来,徐知诰一直顺风顺水,手中权势比义父徐温最盛时,还要强上几分,局面一直令他颇为满意。没想到在荆南那里跌了一跤,让本已平静的吴国局势又要暗生波澜。徐知诰独自闷坐在书房中整整一日,反思了许久。</p>
徐温殁后,两次对外出兵都遭到失败,这让徐知诰不由想起去年年底在书房中与徐景迁的对话。当时,徐景迁就极力明言,“从天祐十六年(公元929年)后,吴国再未经历大战,跟随太祖杨行密征讨天下的名臣宿将,老的老,死的死,名将尽皆凋零;如今虽然空有数十万大军,但大多暮气沉沉,不堪一战。”</p>
“如今北朝政局不稳、军心涣散,吴国尚能保持大国的架子,保境安民。但是一旦中原安堵,腾出手来就能用兵于南方,恐怕吴军没有一战之力。到时候,徐家就算想做富家翁,恐怕也不可得。”</p>
“愿父亲给我一军军额,招募新兵。我愿立下军令状,一年内练成强军。”</p>
当时,徐知诰见景迁言辞慷慨激昂,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了他三千军额,由得他折腾。如今想来,吴军之不堪战,已被景迁料中。只是不知景迁练兵的本事有没有像他谋划的头脑这般强。不过,这几月来,景迁一直吃住在军营,应能练出几分模样。从骆知详、何敬洙禀报情况看,军事训练也颇有章法。既是如此,不如过几日亲自去检阅练兵效果。</p>